宋代文学家苏轼在《李氏山房藏书记》中说:“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 他批评的是只浮光掠影地读了一些书,然后信口胡说、四处炫耀,以此来满足虚荣的不学无术的人。现实生活中,仍存在这种“炫学”的现象,与某些小富即安式的“炫富”一样,对干事创业有百害而无一益。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坚决杜绝这种读书弊端,确保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读书看态度。态度者,神情也。神情者,挂在心灵外的寒暑表也。看什么态度?看对掌握知识、提高素质的态度。国外一家研究机构预测:人类的知识,目前每3年增长一倍;今天人类掌握的全部知识,到本世纪中叶有用的只剩下很少一部分。这就有一个知识更新、增加知识保鲜度的问题。有了对“知识爆炸”时代客观状况的深刻思考,就要努力读书学习,不断提高适应岗位需求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而“游谈”者,往往以炫耀所谓的个人才学和装点门面为目的,读的不过是些拾人牙慧的口耳之学,肤浅而又无聊。这种读书方式对肩负新时代责任担当的党员干部来说,既不利于提高自身素养,更不利于胜任本职工作。
君不见,学海如赛道,读书如竞技,需要有一种胜人者力、自强者强的境界,难不倒,苦不倒,夸不倒,诱不倒,即使遭遇摔跤,仍不气馁,拍拍身上的灰尘,继续前行。面对如此艰难困苦的过程,一个患得患失的人,一个沽名钓誉的人,是很难坚持下去的。而“游谈”者,往往是抱着取悦他人的狭隘功利去读书,这种人不但坐不住“冷板凳”,更谈不上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久而久之,脑子空空,形不成正确的思想和工作思路,更有甚者会失去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稀里糊涂、随波逐流。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这就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提升自我,真正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游谈”者是一个还没有脱离低级趣味的人,而“游谈”之患,患在用心不端,把读书想“歪”了;患在不求甚解,跟着感觉学;患在学而无效甚至负效,耽误自己、贻害事业,影响党员干部的形象。要避免“游谈”之弊,首先应当端正态度,真正认识到读书不是为了装点门面,而是要真学真用,联系工作,思考人生,成就事业。关键在于静下来,沉下心、钻进去,读深一点、读透一点,努力改变“什么都懂一点、什么都不精通”的粗放型知识结构,真正成为本专业、本领域的行家里手。
多一分清醒,才能增一分睿智。“游谈”不仅仅是读书之患,更是成人成才之弊。作为新时代官兵,必定会是一个能勤于思考的人,让热爱读书真正成为个人内在的气质和品格,在“读书破万卷”的执着学习中增长才华,用永不懈怠的工作实践来积累智慧,从而为强军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