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典
《百战奇略》分战篇原文为:凡与敌战,若我众敌寡,当择平易宽广之地以胜之。若五倍于敌,则三术为正,二术为奇;三倍于敌,二术为正,一术为奇。所谓一以当其前,一以攻其后。法(《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下》)曰:“分不分为縻军。”
分战篇认为,对敌作战,若我兵多而敌兵少,应部署在平坦开阔的地方以战胜敌方。若我兵力是敌5倍,应用3/5的兵力为“正兵”从正面攻击敌方,用2/5兵力为“奇兵”从侧后攻击。若我兵力是敌3倍,就用2/3的兵力为“正兵”,用1/3的兵力为“奇兵”。这就是主要兵力用于正面进攻,部分兵力从敌后方攻击的战法。正如古代兵法所说:应分散兵力时不分散,就会束缚我方行动。
战 例
公元552年,南朝梁将领陈霸先和王僧辩领兵讨伐叛臣侯景,行军至张公洲(今南京市西南长江中一小洲),大批战船沿江停泊。侯景亲率1万余精锐骑兵迎战。梁军以强弩部队正面击敌,轻骑部队击敌侧后,主力部队向敌阵中央攻击。侯景大败、弃城溃逃。
1947年3月下旬,国民党军出动约45万兵力,编成3个机动兵团,对我山东解放区发起重点进攻,企图寻找我华东野战军主力决战。华野于5月13日至18日集中第1、4、6、8、9纵队对敌主力整编第74师发起猛攻,并以第2、3、7、10纵队实施阻援以孤立该师。15日拂晓,我军成功将整编第74师分割、包围于孟良崮山区,最终于18日全歼该师并击毙师长张灵甫,基本粉碎敌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计谋分析
善择地利。分战的基本观点是,兵力占优的进攻一方,应善于选择与利用平坦开阔的地形条件,合理区分正面与侧后进攻力量,对敌形成前后夹击之势,以击溃和歼灭敌方。梁军战船大张旗鼓、顺江而下,就是为吸引侯景注意,诱其出城。侯景本可依托背山控江、固若金汤的石头城(今南京市清凉山)坚守,看到梁军阵仗后却害怕势孤被围,主动放弃坚固城池的地利之势,正中梁军之计。
平坦开阔的地形,有利于兵力占优的进攻方机动展开、观察监视与发扬火力,却不利于防御方隐蔽伪装、构筑防护工事。孟良崮是一座花岗岩石质,没有水源、缺少植被的平顶山,难以构筑工事。蒋介石和张灵甫本想以整编第74师为诱饵,坚守孟良崮以吸引我军主力,待增援赶来以围歼我军主力。然而,在光秃秃的孟良崮上,整编第74师就像“秃子头上的虱子”,成了活靶子。华野主力兵分3路,4纵、9纵正面出击,1纵、8纵左右穿插,6纵夜行军上百里包抄敌后方、切断其退路。整编第74师因无工事依托,人员、马匹和辎重全部密集暴露于我军炮火打击下,伤亡惨重,张灵甫也于16日被击毙。可见,运用分战之法,或选好平坦开阔的进攻地形,或采取多种手段将坚守之敌引诱至平坦开阔地域,为分兵克敌奠定地利之势。
务求灵活。分战的有效运用,关键是保证部队作战的灵活机动,以夺取并掌握战场主动权,防止部队因兵力“扎堆”而弱化机动性、丧失主动权。陈霸先在得知侯景出城迎战后,提出建议:敌妄图拼死一战,而我众敌寡,应分兵出击以打击敌方。王僧辩采纳其意见,梁军兵分3路击败叛军。
正如《孙子兵法》所言,“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分战的精髓,就是在兵力占优的基础上增添行动自由,并降低遭敌打击的风险,从而使我方牢牢掌握战场主动权,灵活预测、设计与控制作战进程的发展变化。国民党军原本计划直击华野指挥部,对我军形成决战态势。粟裕敏锐捕捉战机,认为应同样从中间楔入敌阵,专打敌中路整编第74师。正是因为陈粟灵活指挥多支纵队分兵实施正面进攻、阻敌增援、断敌退路,使企图拖住我军的整编第74师成为名副其实的縻军,硬是将这个所谓“王牌师”从敌阵形中央“挖”出来“吃掉”。
分合有度。分战作为进攻一方兵力数倍于敌时所需采取的策略,并不是兵力对比与拆分组合的简单数字游戏。分中当有“度”,分与不分都要以能否发挥兵力优势、夺取作战胜利为标准。运用分战之法时必须认清,分的是作战编组,不是作战优势,更不是作战效能。分得好,能以兵分多路的行动编组与作战态势,实现“形散力合”的作战效果,从而扩大优势地位,创造胜利条件。分不好,则容易出现合战篇中所说“聚不聚为孤旅”的问题,即应当集中之时不集中,所分之兵变为冒进孤军,反倒陷入被敌围歼的不利境地。因此,必须重点处理好分与合的关系,统筹好分兵行动与集中力量、兵力分散与力量融合的关系,更应灵活看待实施分战时的敌我兵力对比。孟良崮战役中,华野5个纵队在包围整编第74师的同时,也被敌10个整编师反包围。在整个山东解放区,国民党军兵力也多于我军。不过,与敌互不应援,整编第74师孤军冒进不同的是,我军各路纵队在孟良崮这个点上,既做到分兵出击,又积极协同配合,形成局部压倒性优势,创造了在敌重兵集团包围下歼灭敌主力的经典战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