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清晨的阳光,温柔地挥洒在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樱桃村。当许多人还在梦乡时,有一户人家的4个孩子,已经早早醒来,到山上打猪草,他们要赶在“爸爸”起床之前,把猪草带回家。“心疼爸爸,能帮他多做一些家务就多做一些。”其实,4个孩子口里的“爸爸”,并不是他们的亲生父亲,而是该村的一位民兵——王学林。
几年前,樱桃村村民王某的丈夫因盗窃罪入狱服刑,家里一下没有了顶梁柱,王某又没有什么谋生技能,只能带着5个未成年的孩子以捡垃圾为生,吃饱穿暖都难以保障,更别说送小孩上学了。2016年,威宁县人武部组织民兵帮助当地村民开展春播春种,王学林正好被分配到王某家播种玉米。当他了解到王某家的情况,再看到孩子们对知识渴求的眼神,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回到家后,思忖许久,便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4个年龄较小的孩子接到自己身边,由他来供他们读书。
“我不是反对你帮助别人,但是我们俩还没有结婚,生活本就不富裕,你再养4个孩子,我们今后的日子怎么过?”面对未婚妻朱晓燕的不理解,王学林拉着未婚妻的手耐心做工作:“我不忍心看着孩子们流落街头,况且我还是民兵,别人有困难,我理应伸手帮一把。放心吧,我会努力给你一个幸福的家。”看着眼前这个平时不轻易表露情感的男人,此刻如此动情而坚定,朱晓燕也应允了。
就这样,张雄愧、张雄力、张雄梅、张雄芬这4个孩子来到了新家。为了拉近和孩子们的关系,王学林经常和他们聊天,还细心地把每个孩子的喜好、性格、习惯专门记在一个本子上:雄愧爱吃苹果;雄力调皮,得多点耐心;雄梅很懂事、敏感,得注意说话的语气;雄芬还小,得多给她买一些玩具……王学林没有抚养小孩的经验,但他努力学着当好一个爸爸,用心给每一个孩子关爱。
渐渐地,王学林发现,张雄愧不愿与同龄人交流,他就有意识地多和小孩子谈心。当谈到“朋友”这个话题时,张雄愧终于吐露心声:“爸爸坐牢,妈妈又无力抚养我们,我不想和同学们说话,怕他们嘲笑我。”“傻孩子,我们不就是你的家人吗?你有什么可担心的?”话音刚落,张雄愧怔住了,随后几滴热泪夺眶而出……
像大多数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子一样,张雄力有时候难免贪玩、叛逆。“我不想学习了,不用你管!”一次放学后,王学林发现张雄力不仅没有完成作业,还偷偷玩游戏,便说了他几句。言语冲突中,张雄力忽然起身跑了出去。“雄力心情不好就到处乱跑,我哪能放心,我就跟着他,等他情绪好一些了,我再耐心和他说几句。”相处中,王学林慢慢摸索出和他们相处的小窍门。果然没一会儿,张雄力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王学林道歉后,乖乖回家做起了作业。
时间飞逝,如今,4个孩子已经和王学林一家人生活近4年了,孩子们的成绩越来越好,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采访结束时,王学林拿出了一张小卡片,告诉笔者:“这是去年我过生日,孩子们写给我的一张贺卡。”接过卡片,笔者看到上面整齐地写着这样一句话:鱼感谢海给予它生命的空间;鸟感谢天给予它飞翔的力量;我们感谢你,伴我们成长,祝兵爸爸天天快乐!(文中孩子的名字为化名)
上图:王学林和孩子们的合影。王庆泽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