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新疆伽师县人武部为深度贫困村发展特色养殖

小鸽子“啄”开幸福门


■张凌洁 李小龙 王继伟

10月末,随着最后一条专用鸽道安装完毕,新疆伽师县和夏阿瓦提镇巴什英买里村的养鸽场正式投产运营,万羽种鸽住进了宽敞的新居。

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巴什英买里村,在维吾尔语中意为“头号新村”。然而,新村不新。就在几年前,这个村还像是一个被遗忘的村落,贫穷又落后。

2016年,伽师县人武部与巴什英买里村结为帮扶对子。那一年,村子里有13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

2016至2019年间,伽师县人武部陆续投入近50万元,为贫困户购买种羊、种鸡,帮助他们发展养殖业的同时,发动贫困户种植蔬菜瓜果,发展庭院经济。2019年底,该村脱贫107户,贫困发生率降为11.11%。

今年年初,巴什英买里村成为上级挂牌督战的深度贫困村。3月8日,伽师县人武部政委刘勇住进村委会开始驻村扶贫。那天村里召开村民大会,刘勇立下军令状:“脱贫路上,一家一户都不能落下。”

接下来,刘勇带着驻村扶贫工作组认真调研、走访,结合村子实际确定了种鸽养殖项目。

“种鸽比牛、羊等牲畜繁殖速度快、养殖劳动强度低,从孵蛋到出栏约45天,周期短、见效快。”当刘勇兴冲冲讲出自己的想法时,没想到村委会干部连连摇头:“想法是好,可是养鸽基地的建设资金从哪来?”

是啊,资金从哪里来?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刘勇陷入了沉思。

4月上旬,一则新闻重新燃起刘勇的信心——“中铁集团将投资2000万元,重点帮扶新疆南疆部分贫困村精准脱贫……”拿着报纸,刘勇找到新疆军区群联处处长江兴中寻找对策。很快,军地双方一拍即合。4月下旬,中铁集团领导到巴什英买里村实地考察,决定投资500万元建设养鸽基地。

有了资金,刘勇立即联系专业公司设计基地建设方案。同一时间,人武部官兵和村民一道,将村委会附近闲置的土地和圈舍清理出来。期间,和夏阿瓦提镇镇政府更是对基地的各项建设全程开启“绿灯”,镇长艾尼·牙生态度坚决:“只要能让村民创收,镇政府就全力支持。养鸽基地建在哪,我们就把水电通到哪。”

9月底,基地基础设施相继完工,10月上旬,基地开始从外地陆续引进种鸽……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当中。据村长买买提力·斯拉介绍,该基地建成后,可一次性饲养种鸽两万羽,吸纳15位村民就业,月工资可达2000余元。该村将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确保村集体和部分农户在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全程受益。村委会主任图尔贡·热西提告诉笔者,顺利的话,明年养鸽场至少能给村集体增收20万元。

种鸽养殖最怕的是疫病。这些天,刘勇多次走进县农技站咨询专家种鸽养殖注意事项,同时把专家请进村,手把手教会村民掌握科学养殖技术。“每天耳濡目染,我都快成半个养鸽专家了。”刘勇笑道。在他的宿舍书架上摆放着《鸽子养殖》《鸽病诊断与防治》等多本书籍。

日前,笔者走进巴什英买里村时,44岁的塔吉古丽·尼扎米丁正在和同伴缝制鸽子棉垫,忙得不亦乐乎。“现在村里有了养鸽基地,以后我光缝制鸽子棉垫就能月入近千元。”说话时,塔吉古丽眉开眼笑。

站在鸽棚外,刘勇想起几年前县领导和他说的话:“部队攻坚能力强,就把最难啃的骨头留给你们吧。”如今诺言兑现,刘勇如释重负。截至发稿,该村贫困户已悉数摘帽,人均年收入超万元。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