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战友,我们很幸福了,相比他们的伟大,我们渺小得不值一提。” 10月23日,暨南大学举行“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颁发仪式,为14位老兵佩戴纪念章。接过纪念章的学校原党委副书记、抗美援朝老战士关汉夫说,我们要始终听党话、跟党走,继续为党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该校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梁洪浩轻抚纪念章久久未语,眼眶逐渐湿润了,他的思绪似乎回到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提起战场上的事,他摆了摆手,哽咽着说:“牺牲的人太多了……活着已是最大的幸福。”
老兵梁洪浩是一名战地记者,身处前线,一边打仗一边写稿,目睹了当时十分惨烈的战斗场面。他经常告诉学生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刻苦学习回报社会。
老兵邝公道参加过数十场战斗,却从不说自己是英雄。他说:“不是谁都能当英雄的,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才是英雄,我的荣誉也是他们的。”邝公道在抗美援朝时,担任中南医疗队队长,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挽救战友的生命。回国后,他先后参与创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生都在用精湛的医术挽救他人的生命。他告诉笔者:“我要继承战友遗志,把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传承下去。我要告诉那些为人类和平、祖国安宁献出生命的战友,党没有忘记我们,人民没有忘记我们。”
暨南大学,这所拥有114年历史的华侨学府,在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有一大批华侨子弟英勇报国、血洒沙场。2019年7月,暨南大学组织人员奔赴上海、杭州等地寻找当年参加抗日战争的校友,他们在上海市宝山路548号发现一块“国立暨南大学旧址”纪念碑,上有史学大家、老校长何炳松手书的校训“忠信笃敬”。“忠信笃敬”的校训就是暨南学子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和态度——要爱国、要忠于国家!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仪式结束后,暨南大学许多学生和从该校入伍的大学生士兵,展开学习讨论。维吾尔族大学生士兵麦合木提看到仪式视频后激动地说:“有幸成为暨南大学的一员,我一定要传承英雄血脉,争当英雄传人!刻苦训练,努力提高打仗本领。”他在新训日记中写道:“风再猛,折不断雄鹰的翅膀。肩扛使命、心怀荣誉,汗洒沙场,不负韶华,就是我不变的初心!”
退役大学生士兵邹秀锦是该校国旗护卫队队员。他说:“新时代是成就英雄的时代,请老英雄们放心,我们一定会接过前辈的旗帜,做新时代的追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