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王栋、特约通讯员万东明报道:近日,在江苏省泗洪县召开的征兵工作总结大会上,讲评今年征兵工作和筹划2021年征兵工作的人令参会的地方领导倍感意外,因为他既不是现役干部,也不是文职人员,而是一名人武部的职工——王永明。如今,他在泗洪县人武部军事科负责工作。
其实从“兵”到“官”,王永明“准备”了很久。早在2018年初,该县人武部就为他规划了“军事参谋人才培养路线图”,按照“一年一业务”的思路,逐步培养和提升他的兵员征集、民兵组训等业务。在去年底原军事科长被上级选调后,王永明负责工作,很快进入状态。
通过岗位实践锻炼、大项任务牵引,加速“现役官兵、文职人员、职工”3类人才培育,是宿迁军分区党委加强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举措。军分区政委范河介绍,过去很多重要岗位都由现役干部担任,但随着提升、交流、转业等带来的人员流动,很多岗位出现“空档”。虽然安排“补位”,但专业不精、能力单一的现实状况,制约着岗位功能发挥。军分区按照“先统后分”原则,结合岗位认证模式,探索“现役干部+职工”岗位任职路子,实现人尽其才,能尽其用。“统”在打基础,利用夜校、军事大讲堂等时机,组织全员对国防动员业务、军事法规制度等进行普学,夯实根基。“分”在提能力,结合业务培训、专项任务等时机,不拘一格选调使用人才,并采取“1+1帮带”形式,发动人武部主官和机关处(室)领导帮带一名现役官兵或职工,盘活资源,助力人员才干增长。
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不断更新完善培养机制。近两年来,随着文职人员的不断补充,国防动员系统焕发了新生机,但现役转改文职人员和社会招聘文职人员能力素质不一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对此,他们没有选择“一锅煮”的方式,而是认真分析“对症下药”。
他们针对现役转改文职人员工作经历丰富和对基础业务熟悉的特点,采取“人武部+军分区机关轮训”的方式,帮助他们逐步适应国防动员系统工作特点。而对社会招聘文职人员,他们分“两步走”,采取“职工+现役官兵带训”的方法,循序渐进加强业务能力培养。能力认证合格后,再参照现役转改文职人员培养模式进行。
去年,沭阳县人武部副部长提调、军事科长转业后,已通过岗位认证的职工鲍业兵和现役转改文职人员沙鹏负责起军事训练和兵员征集工作。在年底的考评中,沭阳县人武部排名前列。无独有偶,已经在宿豫区人武部保障科长岗位表现突出的文职人员王介聪,按照人才培养规划,主动担任该区民兵训练“教头”。在随后的考核中,宿豫区民兵不负众望,名列前茅。
如今,职工“补位”重要岗位,文职人员担当科(室)负责人,现役官兵轮岗出彩的例子在该军分区比比皆是,他们下步将通过逐步完善奖惩措施,努力打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