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典
《百战奇略》整战篇原文为:凡与敌战,若敌人行阵整齐,士卒安静,未可轻战,伺其变动击之,则利。法(《孙子兵法·军争篇》)曰:“无邀正正之旗。”
整战篇认为,大凡对敌作战,若敌整齐有序,士卒安稳平静,就不可轻易与其交战,要待敌内部发生变化时,再出兵进攻,就有利于我取胜。诚如古代兵法所说:不要拦击阵势严密、旗帜整齐的敌人。
战 例
整战篇所附战例为,三国时期,魏国大将司马懿征讨割据辽东的公孙渊,率军进至辽水(今辽河辽宁省段)。公孙渊部坚守辽隧(辽宁省鞍山市以西辽河东岸),抵御司马懿进攻。司马懿一面派兵攻击敌南侧阵地,以吸引敌精锐,一面亲率大军渡过辽水,沿河岸构筑工事,摆出攻打辽隧的架势。随后,司马懿又令部队放弃辽隧不攻,隐蔽向敌老巢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进发,试图将辽隧守军调出。公孙渊部果然离开辽隧拦截,司马懿乘机迎头痛击之,实现三战三捷。
1935年1月,红军在土城等地予敌重创后,鉴于敌重兵来援,毛泽东令红军向西渡过赤水河,向古蔺以南前进,寻机北渡长江,而后向川西北发展。29日,红军一渡赤水,进入川南。国民党军沿途围堵并加强长江防御。毛泽东决定暂缓北渡长江,改在云、贵、川交界地区机动作战。2月11日,红军掉头东进,二渡赤水,返回黔北,在娄山关、遵义地区击溃、歼灭敌两个师又8个团。随后,红军向西转移,3月16日三渡赤水,再入川南。当国民党军向川南追击时,红军又向东进,于21日晚至22日四渡赤水,返回黔北。4月8日,红军于贵阳、龙里间突破后向西前进,随后又转向北,于5月9日巧渡金沙江,成功摆脱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长征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
计谋分析
频更其阵,分敌之势。战争以追求势的变化为最高境界。通常而言,当敌处于强大和有序状态时,不可贸然行动,硬碰硬易造成两败俱伤,甚至出现吃不掉敌人、反被敌吞下的结局。优秀军事指挥员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面对劲敌要想方设法“频更其阵、抽其劲旅”,通过各种变化扰乱敌视听,抽换“整”敌主力,使其在顾此失彼、疲于奔命中丧失优势,由主动变被动。我则可乘机控制敌人,彻底扭转不利局面。公孙渊本来准备充分,然而司马懿避其之“整”,又以己方之“整”攻其后方,迫使公孙渊“更其阵”与司马懿求战,结果转“整”为“乱”,被司马懿击败。毛泽东指挥红军一渡赤水“避敌”,二渡赤水“歼敌”,三渡赤水“诱敌”,四渡赤水“甩敌”,使国民党数十万大军始终无法找到与红军主力决战的机会,其“整”的优势荡然无存,真正做到“频更其阵”,达成战略意图。
隐蔽企图,充分“动”敌。战争不仅涉及部队生死存亡,还牵涉战局所系国家或集团利益。因此,指挥员对待战争必须慎之又慎。行阵整齐之敌本就具备天然战场优势,往往会不惜一切代价巩固主动权,自然不会心甘情愿任凭我“更其阵”“分其势”而陷于被动。因此,想要真正使“整”敌变“乱”,需要使用各种欺骗行动迷惑、调动与分散敌主力,这是古今战争中常见的一种战法,也是整战成功的关键。孙武把调动敌人,形成主动态势称为“动”敌。作战中,我一方面要充分隐蔽“动”敌企图,严密掩盖己方真实目的,暗中搜集敌情报,不动声色运作,为我创造可乘之机。另一方面,要通过不断变化,打乱敌阵形部署,扰乱敌思路和判断,使其在不知不觉中被我所“动”。当然,使用何种“动”敌手段,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可“声东击西”攻其必救,也可“调虎离山”迫敌转移;既可“浑水摸鱼”乱中取利,亦可“釜底抽薪”使敌自败。总之,根本目的就是抓住敌弱点充分“动”敌,使其始终为我所困而丧失“整”的优势。
把握时机,待敌自败。通过巧妙调动,使敌由“整”变“乱”,由实变虚,并不意味着整战的成功。若我方未能把握机会从敌弱处开刀,给其以反应和喘息之机,敌就可能发现我佯动的真实意图,反而会不为所动、守株待兔,或调整部署、将计就计,其将重新拥有“整”的优势,再次掌握主动权。因此,整战的第三个要义就在于把握好时机乘虚而入,确保一击必中。四渡赤水中,红军广泛采取佯动、侧击等手段,使原本处于主动地位的国民党军始终对红军动向判断不准,行动慢半拍。待国民党军身心疲惫、战斗意志消沉时,红军突然出现发起猛攻并迅速消失,确保行动隐蔽性和突然性,达到既歼灭敌军又安全转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