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北刘庄村“变身记”


■黄 涛

一栋栋瓦房错落有致,一条条小巷干净整洁……10月23日,笔者走进山东省冠县东古城镇北刘庄村,一幅秀美的乡村图景映入眼帘。谁能想到,几年前的北刘庄村还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道路泥泞”,发展明显滞后的省级贫困村。

北刘庄村位于冠县的西北部,受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制约,村民主要以传统的农业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2014年,聊城军分区与北刘庄村签订帮扶共建协议,按照“建强班子带队伍、选准路子引项目、设施援建促提升、文明创建献爱心”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党建引领、文明共建、产业增效、基础援建、科技助民、医疗帮扶,北刘庄村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2018年,军分区结合北刘庄村“两委”班子换届,推荐两名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退役军人进入村“两委”。其中,退役军人刘明龙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早在2015年,刘明龙就联合6名退役军人成立“裕丰小麦种植合作社”,承包周边土地600多亩,用于种植辣椒、柑叶菊等,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刘明龙带领支部一班人妥善解决了积攒多年的土地产权使用问题,带领群众上马多个产业项目,出资为村里整治生活环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原来村里没有一个特色产业项目,900亩耕地只种植玉米、小麦等传统农作物,产值较低,收益也不高。”老书记刘之臣告诉笔者。现在的北刘庄村,放眼望去,一座座葡萄温室大棚矗立在村子周围,经过几年发展已经初见规模。

“上马一个好项目,就能为村民打开一条致富路。”军分区政委郝爱军介绍,近年来,军分区机关引导北刘庄村逐步推进藤稔葡萄大棚产业化基地建设,组织民兵发挥技术优势,带头扩大面积、加强田间管理、实施无公害种植,使得村里的葡萄不仅品质好,而且收益逐年提高。目前,通过大棚种植,村民人均年纯收入增长超过2000元。

一水激活万水流。昔日贫困的北刘庄村如今实现“大变身”,水泥路户户通、组组通,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成效显著,不仅通过验收退出贫困村行列,还被列入全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候选对象。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