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那些使我柔软的》小诗这样写道:“所有那些使我柔软的/顺时针转动的钟表/毛发柔顺的小动物/小雪一边下一边化/薄雾笼罩时/楼下那棵小松树……”而使我柔软的,是抗美援朝中那些带着柔情与温暖的小细节、小故事。
抗美援朝文艺兵颜昕雨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讲到一个细节。有一回,她送战士们上前线,临上战场,有一名战士说:“我要换一套旧棉衣。”颜昕雨对此感到很惊讶,问道:“为什么你要把新棉衣脱下换旧的?”战士回答:“这套是新的,假如我牺牲了就浪费了,自己穿旧的可以为祖国人民节省一套棉衣,因为祖国人民支援我们在前线打仗很不容易。”
这就是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啊,他们为了祖国的安危、民族的尊严,可以痛下英勇向死的决心,可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对于一套新棉衣却那么珍惜、那么珍爱,心里想的是为祖国和人民节省一套棉衣。颜昕雨当时就忍不住拥抱着这名战士哭了。时隔70年,这个故事仍然让我们热泪盈眶、不能自已。因为透过故事,我们看到了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和人民的万般柔情。
《上甘岭》电影中,一个苹果的故事传颂了多少年、感动了多少人!影片中8连连长张忠发的原型、老英雄张计发回忆,当时运输员刘明生捡到一个苹果舍不得吃,带进坑道交给了他。尽管已经7天没有喝水,但战士们谁都不愿意吃,苹果从他手中传出去,传来传去又回到他手中。“这么多人,连个苹果都消灭不掉,怎么打敌人?”于是,他带头咬了一小口,并命令大家每人咬一口。一个小小的苹果,在8个人手中传了整整3圈才吃完。
当时志愿军官兵凭借坑道与敌人进行拉锯战,而敌人使出各种手段破坏坑道,严密封锁后方通往坑道的路线,一时间饮水成了最大的难题。在最艰难的时候,每个战士拿到传到手中的水壶,强忍着极度干渴,一滴水也不舍得沾唇,就把水壶传给了下一个……在一滴水、一个苹果就可以决定一个生命生死存亡的时候,官兵们团结友爱的伟大力量动人心魄。正是这种比海还深、比山还高的战友情谊,让部队上下拧成一股绳、团结如一人,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辽宁省法库县志愿军老战士李相玉还讲了一个月饼的故事,同样感人至深。那是1951年,他与战友们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过第一个中秋节。司务长带人冒着生命危险从丹东拉来月饼,全连每个官兵分到4块。许多人都不舍得吃,有的吃了一块,有的只咬了一口就放进挎包里。正在这时,祖国的慰问团来前线慰问,连首长商量:祖国的亲人来了,怎么也得让慰问团的同志们吃上月饼吧?于是,动员大家上交月饼。结果,全连共交上来128块月饼。慰问团成员得知后流泪了。饭后,剩下50多块月饼。连长指示:交两块月饼的每人退还一块,交一块月饼的,每人退还半块……
月饼,和平年代的寻常之物。而在李相玉和战友们心中的战地中秋,它是那样珍贵——这是祖国人民勒紧裤带省出来的,是负责运输的战友冒着生命危险送上来的。在异常残酷的战场,这也许是人生最后一次过中秋、吃月饼……志愿军战士何尝不珍惜呢?但当祖国亲人来前线慰问时,他们又慷慨大方地拿出自己的月饼,让祖国亲人过一个难忘的战地中秋。“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志愿军战士思念祖国亲人的殷殷之情,更是他们心中有大爱的真情表达,令人感动也发人深思:一家不圆万家圆,战地中秋盼和平。
人类的情感,是世间最复杂的东西,蕴藏着深刻的内涵——既有澎湃如海的激情,也有绵绵如丝的柔意;既有庄严不可冒犯的理智与气节,又有温暖如阳的柔软与轻淡。这种情感,再精确的计算机也难以准确把握,再精准的语言也难以描绘出它的全部。人们只能从生活中那一件件、一桩桩具体事情中去接近它、去理解它。“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英勇的志愿军官兵身上,既有炽热如火的战斗情怀,又有温润如玉的情感世界;既有比钢铁还硬的战斗意志,又有润物无声的绵绵柔情。他们对敌人是那样的恨、那样的狠,似若秋风扫落叶;而对祖国、对人民、对战友又是那么地亲、那么地爱,恰若春天般温暖。正是这种爱与恨、钢与柔的完美统一,铸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军队、最了不起的士兵兄弟。敌人视他们为具有“魔法一般”的人、称他们有“不畏死亡的灵魂”,而祖国人民则称他们为“最可爱的人”。
一片绿叶、一簇繁花,无不深植于根的滋养。只有扎根于沃土的乔木,才能枝叶参天;只有党和人民的教导与养育,才是人民军队成长的沃土。新时代、新征程,必将涌现更多有情怀的勇士;新使命、新考验,必将打造更多有凝聚力的战斗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