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300厘米、宽67厘米,仅由几根原木和草绳组成——在辽宁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一件文物简陋得让人很难猜出它的具体用途。“这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担架队用于运送伤员的担架,担架队主要承担从火线上抢救伤员并将他们送往后方治疗的任务。”讲解员动情地告诉前来参观的群众。
时光流转,硝烟散去,这件粗糙文物背后又讲述着怎样的英雄故事?
10月14日,经过多方打听,笔者辗转来到家住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宁春青家,了解他的父亲——支前英雄、担架队队员宁儒贤。
“父亲已经离开8年了,但我们一直珍藏着他留下的奖状、奖章,这是我们家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宁儒贤的三儿子宁春青说着话,指了指墙。笔者见到客厅墙上的醒目位置张贴着一张奖状,上面写着:“兹有辽西省阜新县十三区马家窝堡村宁儒贤同志,于服勤中在紧急情况下不惜牺牲,克服一切困难完成了转运伤员任务。特发给一等奖状用以嘉奖……”
宁儒贤生于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伊吗图镇自然屯村,1947年家乡解放后,担任村武装队长,1948年光荣入党,1949年代任村党支部书记。1950年,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朝战争,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当年11月,宁儒贤告别母亲,跟随阜新担架队离开了家乡。
“父亲是1951年3月底入朝,经过十几个夜晚的急行军赶到前线。”宁春青说,父亲刚到前线,就接收了3名伤员。其中有一名女战士,只见她脸色蜡黄,双眼紧闭,左腿用夹板夹着,已被鲜血染红,但她始终一声不吭。
宁儒贤蹲在女伤员跟前说:“同志,赶快洗洗,不然皮肤和伤口要感染腐烂的。”女战士还是不吭声。他急得直跺脚:“你受了这么重的伤,为什么还怕羞呢!”女伤员小声说:“我不是怕羞,是怕鲜血弄脏了你们的衣服呀。”
原来,这位女战士当时只有19岁,是在学校参加志愿军的,随部队前进时不幸被地雷炸伤了一条腿。宁儒贤打心眼里佩服这位女战士,他和战友帮她翻身,把身上的血水洗净、擦干,又把脏衣服换下来。临走时,女战士紧握宁儒贤的手说:“我还要回来,咱们战场上见。”
担架队时常要冒着敌人的炮火,穿梭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有时候天黑路滑,敌人的炮弹不断地在担架前后方落下,地上是密密麻麻的弹坑,每绕过一个弹坑,担架都颠得厉害。最难的是抬着伤员爬山,为了让担架平稳,宁儒贤想了个办法,他走在前面,把担架带挎在脖子上,两手拄地跪着走。“很多年后,他的前腿和膝盖上还留着伤疤……”宁春青说,父亲所在的担架队出国时有170人,归国时只剩下120人,“父亲常常告诉我,担架队队员之所以把伤员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是因为躺在担架上的是钢铁般的战士。”
第五次战役结束后,宁儒贤被评为支前英雄,荣立一等功,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陈赓同志把写有“积极,勇敢,顽强”的立功奖状颁发给了他。1951年9月,宁儒贤被选为志愿军归国观礼代表团代表。
“当时我和宁儒贤在一个连。”今年88岁的王祥老人告诉笔者,在朝鲜前线,他曾亲眼看见身边一名担架队战友被敌人的飞机扫射击中,“肠子都流出来了,还坚持前进……胜利来之不易呀!”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老人几近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