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就乖乖蹲在工事里,别到外面乱跑,共军战士个个是狙击高手”“一个冬季见不到太阳,都快憋死了……”这些话出自抗美援朝战争中,在“三八线”与志愿军当面对峙的敌军口中。令他们闻风丧胆的,正是志愿军神出鬼没的冷枪冷炮。
无畏艰险的创造。冷枪冷炮歼敌,是志愿军积极应对阵地战难题的战术创新。1951年秋冬,抗美援朝战争进入两军对垒的阵地战阶段。这种长期对峙的阵地战,对炮兵火力密度和射程不占优势的志愿军来说,极为不利。当时,美军1个军70毫米以上口径火炮超过1400余门,志愿军1个军仅有各种火炮198门。阵地战之初,敌火炮昼夜炮击我阵地,平均每天向我重点阵地发射2000余发炮弹。敌坦克也张狂地开到前沿阵地,肆意射击。敌步兵自恃有制空权和火力优势,把警戒阵地修到志愿军阵地前,还经常走出碉堡晒太阳,甚至跑到两军阵地间的河沟里洗澡。
面对敌优势火力,志愿军一线部队指战员怀着高昂斗志,不胆怯、不畏难、不蛮干,积极发扬国内革命战争年代打冷枪的战法,迅速将射击能手集中起来,利用简单的机械瞄准具,狙杀敌前沿步兵。据记载,1952年年初,驻“三八线”中段金化地区的志愿军第26军230团组织全团特等射手,率先开展冷枪运动。该团特等射手使用各种轻武器开展“打活靶”竞赛,以29发子弹毙伤敌14人,使当面之敌几天内无人敢在阵地上露面。1952年1月29日,志愿军总部将230团的经验向全体一线部队推广:在与敌对峙状态中,对敌之小群目标及一般目标,每日指定值班的轻重机枪不失时机地寻求射击,对于单个目标也应组织值班的特等射手专门寻求射击目标,这将给敌人甚大杀伤。志愿军的冷枪冷炮运动由此拉开帷幕。在志愿军的狙击作战打击下,敌整日龟缩在掩体中,大小便也不敢出来,士气降到冰点。志愿军基本控制了敌我阵地前沿的昼间活动。
精妙巧打的灵活。志愿军的冷枪冷炮运动,是人民军队灵活机动战术的生动体现。美军阵地火力配备体系完善,且有纵深火炮支援。起初,敌只要发现志愿军狙击手位置,就以轻型火炮实施精确射击,并以纵深大口径火炮覆盖射击,给我狙击手造成较大伤亡。针对这种情况,志愿军坚决贯彻“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原则,充分发扬军事民主,集中一线指战员智慧,采取事前划分射击区域、标号射击目标、提前完成测距、加强伪装、观察协作提示和预设备份阵地等办法,增强狙击作战的隐蔽性、灵活性。
志愿军狙击手在实战中越打越精,根据不同情况下不同目标的活动方式,总结出多种狙击作战原则。比如,前一天夜间秘密进入阵地,白天作战,第二天夜间返回,有利于避开敌火力。再如,对挑水的敌人,要待其刚灌好第二桶水时开枪,这时敌人动作最慢,等等。
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在驻守上甘岭537.7阵地时,9个月内歼敌3558人,全军歼敌19921人,其中40%以上是冷枪的战果。“联合国军”后来称这片阵地为“狙击兵岭”。美国在1961年还专门拍摄了电影《狙击兵岭》。
从美军方面的资料来看,志愿军狙击作战严重挫伤美军斗志。1951年10月,美国陆军步兵学校季刊刊文呼吁美军加强狙击训练。文章作者采访前线美军士兵后发现,有95%的人遭遇过志愿军狙击火力,74%的人认为志愿军狙击十分有效。这些来自敌人的惧怕,是对志愿军狙击战术的最好肯定。
群策群力的协作。志愿军在狙击作战中,充分发扬团结一心、密切协同的集体主义精神。例如,志愿军狙击作战的基本作战单位是狙击小组,由1名组长带队,组员1人至2人。其中1人负责观察,射手在其周围分散隐蔽,每名射手分配有2个至3个固定目标和3个活动目标。到后来,为将敌从掩体里逼出来,志愿军炮兵也加入到狙击作战中。他们采用游动炮群与单炮游动、急促射与效力射相结合等战术,打击敌前沿阵地碉堡、车辆和坦克等目标。冷炮加入狙击作战后,战场协作效果更加突出。志愿军的步枪、机枪、迫击炮等,甚至122毫米榴弹炮都投入到狙击作战中。步炮兵根据武器性能、目标特点,明确任务区分和射击区域,基本覆盖阵地前500米至5000米的范围,形成分工有序的狙击组合战术。比如,炮兵把敌地堡打塌后,步兵打逃出地堡的敌人,山梁正面用步枪、机枪打,山梁后用曲射火炮打。敌实施火力报复后,我军有时以大口径火炮还击,或狙击敌炮兵、坦克和轻型火炮。在高效组织下,志愿军涌现了狙杀敌214人的狙击英雄张桃芳,歼敌400多人的神炮手唐章洪等战斗英模。在他们的带动下,几乎每支前线部队都涌现出相当数量的神枪手、神炮手,如张桃芳的同班战友黄兴海,就毙伤百名以上敌人。
冷枪冷炮运动中,在“三八线”200多公里长的阵地上,活跃着成百上千个志愿军狙击小组,打出了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狙击作战。据不完全统计,从1952年5月到1953年7月,志愿军冷枪冷炮运动共毙伤敌5.2万余人,有效争取主动,巩固了我前沿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