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国庆期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票房突破二十二亿,其中单元《回乡之路》故事原型之一的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再次引起观众热议——

治沙女民兵铺就“回乡之路”


■张艺蓝 本报记者 曹 琦

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陕西榆林人的微信朋友圈被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刷屏。电影第四单元《回乡之路》讲述了陕北治沙人乔树林扎根家乡榆林治理荒漠、带动一方百姓致富的故事。“看到影片中黄沙弥漫的真实场景,一下子让我回到了童年时代。”电影展示了毛乌素沙漠治理的绿色奇迹,引起榆林观众的共鸣。

“有一种骄傲,叫‘我是治沙人’。”当故事结尾播出张炳贵、牛玉琴、石光银、郭成旺、李守林、漆建中、张应龙、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的真实照片向治沙英雄致敬时,正在台下观影的民兵姑娘热泪盈眶。

心起波澜,源于见证,更因经历。补浪河乡地处毛乌素沙漠腹地,20世纪70年代,全乡80%的土地被荒沙吞没,一年四季风沙不断。近百公里的风沙线上,除了星星点点的骆驼刺,几乎见不到绿色。许多人迫于生计,踏上了离乡之路。

有人背井离乡,有人却向沙而行。1974年5月14日,为了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54名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女民兵积极响应“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以消除沙害、绿化家乡为己任,在风沙侵蚀最为严重的补浪河乡黑风口安营扎寨,开始了搏战风沙的艰难历程。

“在沙漠种树,犹如天方夜谭。”曾参与种树的村民介绍说,在沙地挖个三尺见方的坑要耗时近半个小时,往往是树苗刚刚栽下,一阵大风刮过,就被风沙淹没。怎么办?没有合适的土壤,女民兵就从10公里外的地方背土;没有住处,就自己动手搭建柳笆庵;没有吃的,就吃苦苦菜……凭着愚公移山式的执着,她们硬是在毛乌素沙漠上一点点涂抹着绿色。

种树难,护林亦难。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浪潮奔涌而来,有人就想着把树木砍了卖钱。时任连长潘生清与风沙搏斗6个年头都没掉过一滴泪,面对蜂拥而至准备砍树的人放声大哭。随后,她先找公社书记,接着挨个村找生产队长,苦口婆心地解释、劝说,最终林场得以保全。

“你离乡,他离乡,谁来建设我们的家园?”受前辈们的熏陶和影响,2013年,席彩娥退伍后毅然回到家乡,接过前辈搏战风沙的大旗,成为治沙连的第14任连长。“把毛乌素沙漠从榆林版图上抹去,可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更没有捷径可走,必须有一代代的坚守和传承。”

4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女民兵累计推平沙丘800多座,营造防沙固沙林带33条,修引水渠35公里,打机井36眼,开辟出2万多亩沙漠绿洲,使昔日寸草不生、人迹罕至的荒漠焕发勃勃生机,被联合国环境专家赞誉为“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的英雄事迹,是300多万榆林人民搏击风沙、战天斗地的缩影。据官方通报数据显示,经过榆林人民70多年的治沙造林,榆林的森林覆盖率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0.9%提高到33%,陕西的绿色版图也因此向北推进了400多公里,成为我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

“这种治沙精神,更像是一盏明灯,照耀着万千榆林儿女的‘回乡之路’。”站在民兵连的营区门口往外看,一条笔直平坦的马路向大漠深处延伸着。席彩娥欣喜地告诉记者,这几年,披上绿衣的毛乌素沙漠正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归家,更有不少姑娘愿意像她一样,将青春奉献给这片绿色。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