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江苏省淮安市举办退役军人技能培训班

打牢“兵支书”上岗履职基础


■张传杰 杜勇清

走在田埂上,望着眼前这片希望的土地,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赵集村党支部副书记孙政脚步轻快,心情欢愉:“秋收后,400亩土地将完成流转,芦笋、秋葵等经济作物种植实现规模化,效益可期。”

谈及芦笋、秋葵种植项目,孙政有一肚子感谢的话要说:“多亏了‘娘家人’组织的培训班,助我将梦想付诸实践。”

孙政口中的“娘家人”,指的是淮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退伍后,经过多年打拼,孙政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在当地小有名气。致富后,孙政一直想着如何让家乡父老一起过上富裕的生活。

今年6月,淮安市50名退役军人走进淮安乡村振兴学院,参加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的“兵书记”培训班。多位市直机关“一把手”和优秀乡村干部轮番登台,围绕涉农政策解读、党组织功能发挥、特色产业培育、基层社会治理等内容开展授课,同时组织学员外出参观见学。

走进涟水县锣建农业发展公司种植基地,望着一畦畦长势喜人的芦笋、秋葵,听着公司负责人的介绍,孙政暗自盘算:这样的致富项目,我们村一样可以搞。

培训结束回到村里,已被任命为村党支部副书记的孙政立即与村委“一班人”讨论引进项目的可行性。经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淮安乡村振兴学院牵线,孙政多次来到锣建农业发展公司考察,就种苗引进、种植管理、后期销售等事项,与公司负责人进行商谈并达成合作协议。同时,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指派专人做好跟踪服务,帮助赵集村解决土地流转、奖补资金、销售渠道等问题。

在淮安,还有很多像孙政一样的退役军人,已经成长为当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淮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陈继业介绍,目前该市已启动强兵兴业工程,结合村(社区)党组织调整、“两委”班子换届,加大从退役军人群体中选拔培养村(社区)干部的力度。他们坚持“选”“育”“励”并举,组织优秀退役军人集中培训后,输送到村“两委”班子岗位,优化村(社区)干部结构,拓宽退役军人就业发展路径。

今年以来,淮安市先后组织开展“兵书记”“兵委员”和基层治理3期特色培训班,为村(社区)培养输送了50名“兵书记”、100名“兵委员”和100名基层治理骨干。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