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阿迪力江,现任新疆军区某合成团副营长,2016年起,担任巴拉马斯村脱贫攻坚负责人。
背景介绍:巴拉马斯村,位于新疆和田市西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47户1170人。由于该村耕地少、农技落后、产业单一,长期属于深度贫困村。在新疆军区某合成团的帮扶下,现已全部脱贫。
2016年,团里开始对口帮扶巴拉马斯村。第一次到村里调研了解情况,该村的贫困程度着实吓了我一跳。全村大多数是土坯房,路上到处是飞扬的尘土和垃圾。来到村民家里,很少能见到家禽、牲畜,日常家具也只有桌子和几把椅子。
在详细了解全村的情况后,我第一时间向上级递交了一份详尽的情况报告,随后团里和该村领导共同研讨脱贫对策。团党委首先明确了扶贫思路:扶贫工作重在扶志育人,要注重组织帮扶和人才培育,充分调动村民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
村党组织建设较为薄弱、党务工作能力不足,帮助这个村建强党组织成了扶贫的第一要务。我带领团里党务经验丰富的老党员组成“党员扶贫队”,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我们利用空余时间到村里宣讲党的政策,并在村里开办党务工作集训,分批组织36名党员骨干学习,帮助该村制定《党支部三年工作规划》《党支部帮建方案》,有效提升了村党支部自建和筹划工作能力。
该村最大的困难是周边没有幼儿园,上百名适龄儿童无学可上。我们把修建幼儿园作为扶贫重点项目,团党委委员还带头与贫困学生进行“一帮一”捐资助学,帮助因贫困失学的儿童顺利入学。我在团里还遴选多名曾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官兵组成义务辅导小组,利用空余时间到学校辅导授课。
“感谢人民子弟兵帮我们修建幼儿园,还送来学习文具,孩子们可以安心上学了。”幼儿园建成仪式上,园长阿丽米热激动地握着我的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此外,我们还出资为村里修建了鞋厂、蔬菜大棚等支柱性产业,给每户贫困户捐赠一头奶牛或两只羊羔。在此基础上,选送31名有一定知识基础的青年到畜牧局、职业技校、工程队,学习种植养殖、厨师、汽修等生产技能。他们学成返回后,作为技术骨干在鞋厂、蔬菜大棚中发挥“酵母”作用,村民生产积极性高涨。
去年底,巴拉马斯村村民人均年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在年终总结时,该村党支部书记激动地说:“多亏部队的帮扶,村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一定要把产业发展好,带动更多村民脱贫致富。”我也因为扶贫工作突出,被南疆军区授予“喀喇昆仑十大杰出人物”。我深知,只要肯付出,组织和人民是看得见的。
(陈 明、庞双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