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母亲探亲记


■冯 斌

等我匆匆从部队赶到车站广场,母亲已瘫坐在包袱上等了好半晌。她瘦弱得像张旧报纸,身形竟有些随风颤抖。腿边堆了七八件大大小小的行李——那是她自个儿一件件连拖带拽挪出车站的。

说实话,母亲这么大一人,还要求接站,自己起初是恼火的。可远远望到母亲狼狈不堪的样子,我的情绪霎时软了下来,心肠内滚过大片的酸涩。

记得自己提前告诉过母亲,吃穿用的千万少带,驻地啥都不缺。可母亲是个倔脾气,偏不听话。坐了18个小时的硬座,素来晕车的她果然也晕火车。可此刻见到我,眼角爬满困倦的她,眼神却扑闪着异彩。

“妈,你看你——提溜这么多东西……”我嘀咕着。

“儿子别生气,你的话妈都记着哩!我……就是没忍住……一收拾就啥都想带上。”她腼腆地笑着,像个小孩子般向我憨憨地道歉。

“一路受罪了吧!”我扑打着母亲裤腿上的灰渍,低声问道。

“没,没!稳当得很!”母亲言语含笑,脸上的困倦却因过分明媚的笑容而更明显。

其实,爱子心切的母亲在出发前一个月就有了盘算。新花椒面啊,酸菜腊肠啊,鲜笋鱼干啊,甚至还有千层底布鞋,母亲兴奋地收拾着——这些个,一样都不能少!

问题随之而来——这七七八八的行李,可咋装到一起呢?

母亲苦思冥想,得了个好招儿——扯几块土布床单!摊开床单,装载量相当可观!将床单4个角一收,捆上结结实实的疙瘩,搞定!

收拾完一瞅,她傻眼咯,这大包小包堆成了小山!没奈何——进车站时,母亲活像个流动的杂货铺,手上拎着篮子、布袋,肩上扛着箱子、包袱,胳膊上垂着一前一后的皮包,圆滚滚的一堆晃荡在胸前。

出站时,母亲又化身行走的小货车。从火车上下来的时候,头发被汗水浸透,贴在额上,她也顾不上擦汗,只顾四处张望找我——没寻到,只能艰难地挪到出站口。这不,在车站广场,我发现了引人瞩目的母亲。

来到家属院后,母亲显然没想闲下来。她要熟悉市场的路线,为长期驻扎做准备。母亲有严重的高血压,从不敢骑自行车。可那天,我看到她颤颤巍巍地蹬起了自行车,到菜市场买水果。

我严厉地和母亲交涉,必须由我去买菜,恳求她别再费心去喧嚣而拥挤的菜市场。母亲竟回嘴说,菜市场烟火气浓,她就是爱去!

我知道,她爱的不是菜市场,她爱的是我吃到新鲜时蔬的笑容。

次日,天刚蒙蒙亮,母亲又偷偷摸摸去菜市场了。我那天起了大早,见到桌上的降压药没吃,就赶紧去菜市场找母亲。

想到市场最里侧的菜价便宜,我径直寻去,果然远远看到了母亲。她右手臂颤颤地在自行车后座上码着菜,挂着菜篮的左手臂还要挽住车把,防车歪倒。杂乱的头发分岔在空气中,脖颈里渗着扎眼的汗珠儿。孤单的身影在烟尘起伏的菜市场里,显得愈发瘦小,仿佛光线也在侵蚀着她佝偻的身板。我赶忙过去撑住车把,母亲显然被吓了一跳,惊喜又胆怯地说:“你来这儿干吗……看看,多鲜的西红柿!你不爱吃嘛,我这次多买了点!”

我发觉,母亲有个“毛病”,只要我说了哪样菜好吃,她就频繁地煮那道菜,直到我厌烦了为止。其实她这辈子,就是拼命把她觉得好的都给我,爱得毫无保留。

62岁的母亲,常笑说黄土都埋到胸口了,继而又念叨:“我身体可不能垮,我垮了,我儿怎么办。”老母九十九,常忧七十儿。无论我们走到哪儿、历经多少沧桑,在母亲眼里,我们一直都是孩子,是永远被保护、被照顾的手心里的宝。

母爱啊,到底有多深?从小便在思索,于而立之年我才触到答案。

没有什么能衡量母爱,母爱却可衡量一切。在我们绵延奔流的一生中,母亲的爱一直都在,无论我们10岁、20岁、30岁,还是50岁、70岁……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