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连续降雨,东港十字街地区水位迅速上涨,有数十名群众被困,凤城防汛应急排请于4小时内到达东港市人武部集结待命!”8月15日,辽宁省丹东军分区吹响防汛“集结号”,30多名防汛救灾专业民兵巡堤封路、排水铺石,一系列动作紧张有序、衔接紧密。这是丹东市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建强民兵应急专业救援力量的一个缩影。
“现在民兵队伍中专业救援力量占比越来越高,这对民兵应急力量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当下最突出的问题是各县(市、区)专业力量发展不均衡。”丹东军分区领导介绍,年初以来,军分区联合市直部门、武警、海警、消防等多家单位,围绕“打造精锐救援力量”进行研讨,结合地域灾情特征和民兵队伍基础,指导各人武部建成“专攻一支、兼顾全域”的专业救援力量,充分挖掘潜力、优化编组,“让专业的更专业、让共享的辐射广”,从而有效提升专业救援力量建设质效。
在组织建设上,他们因地制宜编组适合本地区处置突发事件需要的专业保障队伍。军分区统筹设立工程抢修、海上救援、防汛救灾等6个专业,建设在振安区、东港市、凤城市等6家人武部。以凤城市为例,该市地势低洼,历来是丹东防汛重点区域,在技术人才和装备器材配备上较其他县区更有侧重,更适合在此编强、配强、训强防汛专业队伍。8月上旬,凤城市人武部组织30多名防汛专业民兵在土门子水库开展防汛演练,因专业能力突出、行动高效、处置迅速,获得军地领导一致好评。
在教育训练上,按照片区牵头协调、人武部具体落实的办法,结合民兵应急专业力量建设实际,实行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能力培养。“民兵吕子孟赢了军分区教官,真牛!”8月下旬,在五龙背民兵训练基地,民兵吕子孟登上光荣榜。在这里,民兵比武赢了现役官兵的事情并不罕见,究其原因,不外乎“专业”两字。不仅训练专业,考核也不含糊。前不久,在东港市人武部组织的海上救援应急演练中,丹东军分区协调市渔业渔政局、海警,邀请5名技术骨干担任评委,对民兵触动很大。海上救援队队长周丰告诉笔者:“这样的考评是压力更是动力,人人信服。”
在共享辐射上,配齐应急救援所需专业设备,先进装备器材向优势力量倾斜,形成共享机制;保障范围辐射全区,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军分区将6支专业救援力量统一编组、统一调度、统一使用,发挥丹东军地信息共享机制作用,灾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响应,按照“地方提需求、联指用力量、属地抓使用”的程序合理运用,将救援力量加强到所在区域人武部应急连,做到混合编组、精准用兵。“我们力争形成一套系统化、专业化、集约化的训演模式,组建一批懂专业、会指挥、能应急的救援力量,推动民兵队伍向更高层次发展。”军分区战备建设处领导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