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科技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防空“铁布衫”


■怡 白

开工仪式上“铠甲”-ME弹炮合一系统的巨幅海报

近日,俄罗斯高尔基造船厂为21631型“斯塔夫罗波尔”号轻型护卫舰举行开工仪式,宣布该级舰将全面升级海基“铠甲”-ME弹炮合一系统(以下简称“铠甲”-ME)。整个开工仪式成为“铠甲”-ME的“独角戏”,大批记者围住观礼台一侧的“铠甲”-ME频频拍照,令主办方请来的乐队不得不暂停演奏。

“铠甲”-ME开始大量装备部队,被媒体称为“俄海军在今年海军节前收到的‘最好礼物’”,将大大提高中小型舰艇防空能力。不过,“铠甲”系统最初并非为海军打造,而是一款野战防空系统。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研制机载30毫米转管炮,搭载在A-10超级攻击机上作战。对此,苏联决定“针对性”研制一款防空武器,并同样选择30毫米转管炮。不仅如此,苏联设计师还“创造性”地将这种小高炮与近程防空导弹系统结合,推出一款前所未有的弹炮合一系统。事实证明,这一设计成为苏联军事工业留给俄罗斯的最佳遗产之一。

作为一款弹炮合一系统,“铠甲”系统完美展现两者结合带来的优势。小高炮反应快,但射程近。导弹系统反应慢,但射高大,射程远。两者结合确保“铠甲”系统可独立构成一个半径达20千米的双层防空区域。

俄军方对“铠甲”系统抱有巨大期待,“铠甲”系统的表现也没有使俄军方失望。叙利亚战场上,“铠甲”系统总体表现出色,俄军方称击落90%以上的目标。

此后,“铠甲”系统几乎成为改装“万金油”,除履带底盘外,轮式底盘、全地形底盘“铠甲”系统纷纷问世。2015年海基“铠甲”-ME项目启动,未来俄罗斯各型水面舰艇上将全面装备该系统。俄军还要求新型号可全天候自主作战,杜绝因操作员失误被敌方“捡漏”的情况发生。此前,以色列在叙利亚战场击毁一辆“铠甲”系统车辆就是趁操作员休息时进行的。谁能想到,一款防空反导系统的最薄弱环节居然是武器操作员。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