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泉河畔,牧歌高扬。
8月上旬,西藏军区“里孜戍边模范连”会议室坐满了驻地群众。连队老兵杨雄志正在讲解高海拔地区蔬菜种植技术。
“先把土地翻松散,然后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羊粪、牛粪,确保土质肥沃……”
老兵讲得认真,群众听得入神。
“既帮助驻地群众走上富裕路,又帮助官兵提高戍边能力。”谈及此事,该连指导员高军杰介绍,近年来,他们广泛开展“互助互学、兴边富民”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
去年2月,连队防区内的吉拉、帕羊镇、偏吉等5个乡镇连降大雪,500多名藏族牧民被大雪围困,一些牛羊被冻死或走失……
“群众有难,第一时间有我。”连队昆木加哨所官兵迅速组成“抗雪救灾突击队”,把受灾群众接到临时搭建的帐篷里,为他们端来姜汤饭菜驱寒充饥。经过28天艰苦奋战,哨所官兵共救助200余名被困群众,找回3000余头走失的牛羊,藏族群众连声称赞“金珠玛米亚古都”。
官兵投之以桃,群众报之以李。
连队数百里的边防线点多面广,繁重的巡逻任务使连队官兵有时感到鞭长莫及、力不从心。可驻地群众积极主动补位,义务担负起连队的向导员、联络员、信息员,形成了“生产是执勤、放牧是巡逻”“人人是尖兵、户户是哨所”的边境管控格局。
今年年初,在边境放牧的欧珠发现山口有可疑痕迹,他立即向连队汇报,并和连队官兵在雪地里潜伏6个多小时,成功阻止一起非法潜出事件发生。“有国才有家。”欧珠告诉记者,“守护边境安全是解放军的任务,也是咱老百姓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次,连队官兵在巡逻途中突遇暴风雪,迷失了方向,处境十分危险。这时,驻地群众罗布及时赶到,帮助官兵成功脱险。从那以后,罗布受邀定期为连队官兵传授恶劣天气辨别方向的方法。
“遇有大雾弥漫指南针失灵时,要仔细观察植物的枝梢朝向以及雪山的覆盖厚度来判断方向……”连队还把罗布传授的“小经验、小绝招”,整理成小册子发放给每名官兵,以备不时之需。
“草药专家”“蚊虫专家”“地形专家”“气象专家”……据了解,连队官兵先后拜30余名驻地群众为师,有效提高了戍边能力。与此同时,连队官兵急驻地群众之所急,常态化辅导驻地群众科学种植技术,尽最大努力帮驻地群众脱贫致富。
鲜花赠勇士,热血戍边关。连日来,记者在“里孜戍边模范连”与驻地群众携手兴边富民的故事里,似乎看到了驻地群众一边挥鞭放牧,一边巡边护边;官兵一边持枪卫国,一边助民生产的感人画面。
短 评
爱在互动中升华
■马 赟
边境一线既是边防官兵戍边卫国的阵地,又是边疆人民世代生存的故土,二者虽职责有分工,但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边境安宁。
实事求是地讲,受一些客观因素影响,戍边官兵对边防自然环境了解有短板盲区,边民则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寸有所长,尺有所短,“里孜戍边模范连”官兵既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又充分发挥群众对防区情况清、路线熟的优势,谱写了一曲富有高原特色的军民鱼水情之歌。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实践证明,任何时候,任何情况,军民互助互学都不过时,只有发挥好军地各自优势,让爱在互动中升华,才能形成取强补弱,强强联合的良好态势,变苦地方、偏地方为军强民富的边境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