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老兵方正 一生方正


■焦明瑞 刘晓菲 本报记者 贾 勇

3月9日,一封来自天津市滨海新区的信,寄到了河北省衡水市委书记王景武的手中。

写信的人叫李旭生,是一位已80多岁高龄的退休教师。在这封用软笔小楷书写的信中,李旭生讲述了他已过世的叔叔——退伍军人李方正不忘初心、永葆革命本色的一生。他在信中说:“他手握残疾军人证,却从不向外人显露,一辈子不给别人、不给国家添负担……”

看着这字字句句,王景武不禁为李方正老人的执着和坚守动容。记者赶赴饶阳县王同岳镇南京堂村,进行深入采访。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一位一生清贫却意志坚定的老兵形象逐渐变得清晰而鲜明。

三兄弟皆为革命

李方正,1930年生于河北省饶阳县南京堂村,家有兄弟3人。

李父思想开明,不仅支持兄弟3人上学读书,还鼓励他们追求进步。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长子李铁山十几岁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共地下党组织,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天津秘密联络站负责人,营救、救治了大批革命者,并多次帮忙采购急需药品。次子李金文一直从事洗染行业,虽不曾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屡次倾其家产为革命者提供帮助。

而李方正的一生,亦如父亲所愿,“遭患难不避死,见贤不居其上,受禄不过其量,不以无能居尊显之位。自行若此,可谓方正之士矣”。

1947年,在大哥二哥的影响支持下,17岁的李方正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华中野战军6纵17旅50团警备连电话排的一名电话员。

邻村与李方正一起参军的老人回忆,李方正“那时年纪小,人长得精神,心眼儿又实,和战友处得很好。洗衣、做饭这些杂活儿,他都抢着干,脸上总是笑呵呵的”。

战争打到哪儿,电话就要通到哪儿,电话员就要跑到哪儿。为保证电话畅通,李方正常身处最危险的境地。在1948年8月的一场战斗中,一枚炮弹飞落李方正身边不远处,他被震晕过去,醒来后双耳失聪。不久,李方正退伍返乡。

不给国家添麻烦

因双耳失聪、沟通不便,李方正一生未婚,无儿无女。回乡生活59年间,他不曾丢掉军人傲骨,始终坚持自力更生。

20世纪70年代,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李志永和乡民政员一起上门摸底调查,按照当时的政策为李方正申请了每月8元的补贴。也是那一次,李志永才得知李方正是在战斗中负伤退伍的,就劝他找部队开证明,“可以多拿些补贴,没准儿还能住进专给退伍军人住的光荣院,老了也不愁。”

李方正拒绝了:“想想那些牺牲的战友,俺很知足了,就算苦点儿也不给国家找麻烦。”

“自己一辈子生怕给人添麻烦。可谁家需要帮把手,他总会出现。”在李志永的记忆中,李方正帮忙从不用招呼,也从不要回报,“干了半天活儿,吃饭了准找不见人,东西就更不要了。”

时至今日,说起这位已去世的“聋爷爷”,村民们依然会竖起大拇指——他有文化,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还会篆刻图章,经常帮村里写标语;他感恩,乡亲帮他一点儿忙,都要买包点心、割筐干草回报;他正直,尽管生活清苦,但是不管对方给多少钱从不接私刻公章的活儿……

精神传承后人

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李炳良是李方正的忘年交。相差30多岁的两人,时常待在一起聊天。李炳良说,李方正说话有些含糊不清很难听懂,“可他讲部队的事儿,我听明白了。”一次次的陪伴聊天,李炳良从李方正的神情和语气中,深深感受到他对那段短暂军旅生涯的眷恋和无悔,那是军队留给他的“魂”。

2007年8月,李方正因食道癌病逝。出殡当天,全村几百人自发来为这位老人送行,送行的队伍绵延几百米。

斯人已逝,很多信息也随之湮灭。记者在5个月的走访调查中,发现李方正一生所留甚少。两张照片,一张是参军后的军装证件照,另一张是老年时和两个哥哥的合影,身上穿的也是一件军绿色旧衬衣。他留下的身后物,除了相伴几十年磨得锃亮的扁担、镐头和铁锹,就是那包在小布头里、一辈子珍藏的退伍证。

遗物很少却精神永存,身体残疾却志向坚定,一生清贫却内心富足……回顾李方正的一生,13个月的军旅生涯,军人的本色已经深深融入他的血脉,他用59年的坚守诠释了军人的荣光!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