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西方文化中,对于“危机”一词,既有不同的理解,又有相通的认知。据说,20世纪60年代,美国总统肯尼迪接见国民党“大使”,讨论古巴危机问题。问“危机”这个词用汉语怎么解释?国民党“大使”说:“在汉语里,危机是两个词,危险和机会各出一个词加起来,即危险就意味着机会。”肯尼迪拍案叫绝,说:“中华文化太伟大了,能把两个毫不相干的词变成一个东西。”后来他处理古巴导弹危机便是从中受到启发。“危机并不是坏事”的说法也得以流传开来。
丘吉尔讲过,不要浪费一场“好”危机。危机之所以有时能转化为机会并取得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被“赶上了绝路”,置之死地之后所迸发出来的绝地反击力。舒舒服服地过日子,远不如在危机情形之下激人发奋。一个平时连两米宽的小沟都跳不过去的人,一旦遇到龇牙咧嘴的狼,就可能一跃而起、纵身而过。对手的刺刀架在脖子上,全身的神经都会紧绷起来,如果连命都豁出去了,倒很有可能会想出逃生的办法。“天下事或激或逼而成者,居其半。”人们常说要自强不息、发奋图强,其实在不少情况下,没有困难、压力和挑战,“奋”是不容易发出来的。
“那些没有消灭我们的东西,将使我们变得更强大。”当年,我国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参战的人民空军还未满周岁。一群刚刚放下步枪的年轻军人,几乎在接触喷气式战斗机不到几十个小时,有的甚至没打过一次机炮的情况下,就匆匆登上战机飞向朝鲜战场。相反,在朝鲜上空横行的美军飞行员,大多参加过二战,是“喝”过成千上万吨航油,飞过上千小时的“老油条”。就是在这种作战经验悬殊的情况下,我人民空军共取得击落敌机330架、击伤95架的辉煌战果,打出了一片和平的天空。他们靠什么?靠的就是同仇敌忾的亮剑精神。面对岌岌可危的边境局势,面对敌人的空中绞杀战,根本不允许我们从容地培养飞行员,必须敢于和对手在空中拼刺刀杀出一条血路来。这种胆识和技艺,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被对手逼出来的。
在危机面前,尽管人们常常憧憬着未来能够一片光明,但危险与机会毕竟并不等同,那种认为危险来了就等于机会到了的想法,显然过于天真。历史经验告诉人们,一个缺少忧患意识的民族,不可能走得太远;一个缺少底线思维的民族,很难有美好的明天;一个缺少自强不息精神的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危与机没有必然的联系,要真正化危为机、化险为夷,不仅需要艰苦卓绝的奋斗意识,同样需要深谋远虑的忧患意识。
谁都不希望危机临头,但总有避不过的灾、躲不过的难。对于一个国家、一支军队甚至每个人来说,既应当为赢得成功而努力,也必须为应对危机做准备。尽管这种准备可能是残酷的,也可能毕生都用不上,但却是必需的。项羽因没有打败仗的准备,觉得愧对江东父老而自刎;李自成也因没有为失败做好准备,进京3个月,便在清军的反扑之下一败涂地。人人都希望幸运之神垂青自己,人人都幻想厄运之中出现奇迹,但这只是一厢情愿,倘若平时没有做好准备,一旦危机来临,悲剧就会发生,危机就不可能成为转机。
中国有句老话叫“不破不立”,即不破除掉旧的习惯和做法,新的理念和制度就立不起来。经济学中有个原理叫“创造性破坏”,即只有破坏原有的经济模式,方能创造出新的经济体系,否则就难有大的发展。危机是矛盾和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突然暴发,而避免危机发生最管用的办法,就是提前预判风险、超前化解危机,并有一套完整的制度机制作保证。如果一场危机被成功化解后,只是疼痛一阵、振作几天,缺乏战略思维、长远考量,不去探求治本之策,那么下次危机的来临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