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动员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强化国防动员责任


■张建军

当前,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处于集中审核阶段,审核中我们不难发现,凡是当地政府抓得紧的单位,其数据准确率就高,反之,纰漏就比较多,数据质量没有保证。地方政府不仅应在动员潜力调查中唱主角,而且在国防动员全面建设中也应发挥主导作用,努力形成党委主管、政府主导的生动局面。

国防动员法规明确了政府的主体作用。国防动员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据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本行政区域的国防动员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国防动员的相关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我们讲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国防类法规自然是应依之法。

在国防动员工作格局中,政府担负的是落实重任。“军队提需求、国动委搞协调、政府抓落实”是国防动员的工作格局。在这个格局中,前两项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政府更好地抓好落实。国防动员涉及军地双方,关联各行各业,落实岂能少心力?政府部门只有强化责任担当,才能不负使命。

国防动员潜力资源蕴藏于民间,平时受政府管辖,决定了政府必须以“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义不容辞地将国防动员潜力转化为战争保障实力,巩固和发展“军民团结如一人”的政治优势。

强化政府的责任担当,当务之急是要把国防动员纳入“十四五”规划。规划是龙头,推动国防动员建设必须规划先行。要按照“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相衔接”的总体思路,搞好当地国防动员“十四五”规划。应筹划一批基础设施建设贯彻国防要求、城市建设兼顾防护功能的重点项目,以此推动平时与战时、应急与应战、民用与军用、地上与地下建设一体设计、一并推进、一同落实,努力实现一种投入、多种效益。

强化政府的责任担当,应推动形成规范的国防动员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年初有部署、年中有检查、年末有考核”的工作运行机制,使相关单位将动员工作摆上位、自觉抓。依据法规政策,将国防动员工作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保证既有人干事,又有钱办事。探索构建以政府为主体、国动委机构为骨干、行业系统为支撑的军地联合动员指挥机构,理顺指挥关系、规范指挥流程、提升指挥能力。

强化政府的责任担当,应加强国防动员物资储备。按照“驻军部队和前方战场需要什么就储备什么”的思路,培育一批综合型特别是军民通用型动员保障基地,努力做到急时应急、战时应战、平时服务。当前,各地应以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契机,推进医疗救护体系的平战结合建设,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厚植战时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的基础。

(作者系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区长)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