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会行走的家


■伍会娟

没有考究过其他部队,反正在我原来待过的部队里,大家都把单位称为“家”。比如,受领了任务进行人员安排部署时,连长会说哪部分人做好外出的准备,哪部分人在家留守。领导们也一样,哪些常委在外,哪些常委在家。以营为家,官兵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如果说营区是官兵的家,那帐篷就是会行走的家。抢险救灾、野外驻训、综合演练,官兵走到哪儿,就把帐篷带到哪儿;帐篷扎在哪儿,官兵吃喝拉撒就在哪儿;吃喝拉撒在哪儿,哪儿就是官兵的家。就说野外驻训吧,营连班排用帐篷解决住宿自不必说,还要用帐篷搭建指挥所、食堂、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军营超市,野外洗澡有的用淋浴车,也有的搭建淋浴帐篷。

不得不提的是厕所,也是用帐篷搭建。在荒山野岭,官兵挖了旱厕,用帐篷罩住,简单实用。有一年在某地进行综合演习,包括我在内,全师只有两名女干部参加。到演练场之前,我俩还在为上厕所的事发愁。没想到,早就有战士为我俩搭好了厕所帐篷,里面还铺了一排排松针。一个野战厕所,居然被细心体贴的基层官兵搭建得充满艺术气息,实在令人难忘。

班用帐篷好搭,三五个人几下就搭好了,单兵帐篷更不用说,大帐篷要难一点,尤其是指挥所、活动中心的帐篷,要十多个小伙子齐心协力才能搭好。若组织指挥不当或者缺乏经验,帐篷不容易撑起来不说,甚至还会砸到人。

帐篷为官兵遮风挡雨,但官兵对帐篷也不是没有抱怨。滇东某训练场,气候变化特别快,忽冷忽热,即便不变天,昼夜温差也超过20℃。这样一来,大家对帐篷就又爱又恨了。白天,烈日当头,虽然帐篷两面也开了两个纱窗,但里面依然如同蒸笼,根本没法午睡,战士们不得不把帐篷四围掀起来透透风。

2012年我所在的部队在此驻训,当时机关就我一个女干部,享受自己睡一间帐篷的特殊待遇,但又不好意思把帐篷掀起来,结果整个驻训期间就没睡成过午觉。等到了晚上,躲在帐篷里又冷得不行,睡觉还要加盖棉大衣。

也是这次驻训,有一天赶上了暴风雨,别的宿舍帐篷四围都有床,稳稳地压住了帐篷的边,而我的帐篷里面都是用砖压的,风雨一来,根本压不住。还好,有两个文化活动箱,我就把两个箱子搬到床的对角位置,为了压重,自己也一屁股坐了上去,帐篷才算没刮跑。慌乱之中,右手背不知蹭到了哪儿,鲜血直流,留了个疤以作纪念,倒也不觉得苦,反而有种“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豪气。

既然是行走的家,就不能有过多讲究。基层官兵睡的是大通铺,挤在一起;机关帐篷里往往中间摆上桌子,架起电脑,工作和生活就一锅炖了。一锅炖的日子里,你知道我睡觉时的呼噜有多响,我清楚你身上的汗味有多重。

等真正驻扎下来,大家进入训练状态,就一身泥巴一身汗了。山上一般用水不便,水袋的水永远都不够用。训练之余,战士们裹着脏兮兮的迷彩服,蹬着灰头土脸的陆战靴,躲在帐篷里吹散牛、吃零食、玩PSP、看电影、打纸牌。帐篷里随时都会发出哄笑声,在荒山野岭,别有一种乐观、豪迈的气概。

哪天嘴馋了,就到附近仅有的几户老乡家里悄悄买来一大锅土鸡,要么红烧,要么黄焖,往帐篷中间一摆,大家围在一起,吃得非常开心。

你如果向官兵打听,愿意野外驻训还是愿意在常驻地,10个中有8个都会选择前者。为什么在荒山野岭,大家住在简陋的帐篷里反而更开心?原因有三:一是生活训练简单,没有杂七杂八的琐事。二是作为整座山头唯一的主人,大家一起在野外战天斗地,更加团结,感情更加深厚,相处得更加愉快。三是活动半径大,漫山遍野都是训练场不说,今天会有人采了野花回来,明天还有人用松果做了装饰品,小乐趣不断。

帐篷好搭,也好拆。哪天要回撤或者有了新的任务,一声令下,三下五除二搬家走人,干脆利落。帐篷装了厢,战士们登了车,一溜车队随山路逶迤而去,这座热闹了几个月的山头仿佛从没有人来过。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