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某部驰援九江彭泽县”“空军某部驰援九江江心洲”“陆军某旅增援九江共青城市”……连日来,多支部队驰援江西省九江重灾区。九江市浔阳区市民史庭凤牵挂不已,她一心想要寻找22年前的那只部队:“他们会来吗?”
凭借一辆电动车,史庭凤数次跑到防汛指挥部和浔阳区人武部打探消息。直到她在朋友圈里看到一条消息:7月14日,第71集团军某旅“济南第一团”来浔阳抗洪了。史庭凤再也坐不住了:“我要去见他们!”
原来,1998年的那场洪水,时年17岁的史庭凤一家被洪水围困,惊慌失措中,一支部队的官兵及时赶到,将她一家救出险境。史庭凤慌乱中连声“谢谢”都忘了说,便与他们失去了联系,但那些迷彩的身影在史庭凤的脑海里挥之不去,自那之后见到解放军便会多看两眼。
找到他们,再次道声感谢,成了史庭凤22年来心底隐隐的渴望。
“他们是22年前在浔阳抗洪的部队吗?”史庭凤再次来到浔阳区人武部询问,人武部政委骆九瑜在详细查阅历史资料后肯定地告诉她:“不是。”看着史庭凤略显失落的神情,骆九瑜说:“不论是不是那支部队,他们都是解放军。”“是啊,不论是不是那支部队,救我的就是解放军。”史庭凤依旧决定去见见他们,道声感谢。
看到妈妈要去见兵哥哥,史庭凤的儿子李舜轩兴奋地要一同前往。“我明天要和妈妈去看望在浔阳抗洪的兵哥哥。”李舜轩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在同学微信群里发出了邀约。“我要去!”“我也要去!”一石激起千层浪,不经意的一条消息,一天之内便得到了80多名学生和家长的积极响应。这些孩子们的爸妈与史庭凤一样,都是经历过1998年洪水的人,对解放军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7月16日一大早,史庭凤就和其他家长们带着孩子制作起了手工纪念品、画报和贺卡。“他们为守护我们的家园,日夜坚守在大堤上,我要亲手制作一张贺卡来表达我的谢意。”九江市外国语学校学生梁恩泽说道。下午5点,他们早早来到抗洪部队的驻地浔阳小学。
“来了,来了!”直到晚上7点部队终于返回驻地。官兵们下车后,迅速整齐列队,一面鲜艳的红旗随风飘扬。看到官兵们脸上晒得通红,胳膊脱了皮,手上也破了,神情有些疲惫,但嘴角仍挂着一丝微笑。“就是他们,就是他们,和22年前抗洪时一个样!”史庭凤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她带着儿子李舜轩向官兵们郑重地道了声:“谢谢,感谢你们。”
孩子们纷纷上前为官兵们系上红领巾,并把他们手工制作的画报、贺卡等亲手送给兵哥哥。“1998年,你们守护了我们的父母,22年后,你们又来守护我们。我要衷心地说声,谢谢,你们是最可爱的人!”梁恩泽说出了同学们共同的心声。
随后,官兵们邀请大家参观宿舍,“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早日成才,早日报效祖国。”教室里打的地铺干净整洁,艰苦朴素的作风让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
战士们还有任务在身,慰问活动只持续了短短15分钟。家长们即将离开时,一遍遍地叮嘱他们“洪水无情,抗洪危险,一定要注意安全”。战士们笑着回应:“请放心,现在的装备器材、后勤保障已大不同于22年前了,实施的是提前预测、精准施策、科学防汛,我们有信心保护大堤安全,有能力保护九江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临别时,一位战士打开了孩子送的贺卡,上面写道:“长大后我也要去当解放军,我要成为今天的你!”
上图:学生为抗洪官兵系红领巾,并送上亲手制作的画报、贺卡。
戚永雷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