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伊朗接连发生多起事故,多方怀疑美国或以色列为幕后黑手,伊朗为此不断强化战备。伴随着美、以、伊三国战略博弈不断加剧,中东局势仍处于不平稳的状态。
频繁遭遇离奇事故
综合多家媒体报道,最近几个月伊朗接连发生数十起事故,仅近几周就有6起离奇事故,分别为:6月26日,伊朗首都德黑兰附近帕尔钦军事基地的一个军火库发生爆炸;同日几小时后,伊朗第六大城市设拉子的一个小镇停电;6月30日,德黑兰一座医疗中心发生爆炸,造成19人死亡;7月2日,伊朗纳坦兹核设施发生事故;7月3日,几天前停电的设拉子小镇发生火灾;7月4日,伊朗西南部胡齐斯坦省首府阿瓦士的一座发电站发生火灾。
上述事故中,影响最大的是纳坦兹核设施火灾事故。纳坦兹核设施位于伊朗中部,主体部分建于地下,占地10万平方米,是国际原子能机构监控的几处伊朗核设施之一。2015年达成的伊核协议规定,伊朗在协议生效后15年内,只能在纳坦兹核设施生产丰度不高于3.67%的浓缩铀,且相关活动需要接受核查。
据伊朗媒体报道,7月2日发生起火爆炸的地点,是纳坦兹核设施一处新建的离心机装配中心。伊朗原子能组织发言人卡迈勒万迪7月5日表示,该中心于2013年开建,2018年落成,计划建造更多更先进的离心机,事故引发的火灾破坏了“精密的测量仪器”。他同时强调,在伊核协议下,该中心并未满负荷运转。
7月6日,卡迈勒万迪宣布,伊朗将为纳坦兹核设施建造一个设备更加先进的厂房,以取代因事故受损的厂房。他指出,此次火灾事故不会对伊朗铀浓缩工程造成阻碍,但可能会减缓先进设备的开发与制造。工作人员将通过全天候作业恢复生产进度。
美、以被指幕后黑手
事故发生后,伊朗方面立刻展开调查。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萨利希7月5日表示,相关专家已确定纳坦兹核设施发生事故的原因,但出于某些安全因素考虑,调查结果将在适当时间公布。
截至目前,外界普遍认为美国或以色列为幕后黑手,并存在两种猜测。一是网络攻击。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援引一位伊朗官员的话称,伊朗的怀疑集中在以色列和美国身上,认为可能是网络攻击导致起火。此前,为阻止伊朗发展核武器,美国和以色列均曾使用网络攻击破坏伊朗核设施。《纽约时报》援引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一名高级官员的话称,以色列一直千方百计地破坏伊朗的核计划,包括2010年发动网络攻击,其目标就是伊朗的离心机。
二是炸弹爆炸。《纽约时报》援引一位中东情报官员的话称,以色列应该对伊朗纳坦兹核设施火灾事故负责,是以色列使用威力巨大的炸药进行了破坏,“爆炸由安置在基地内的爆炸装置引起”。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一名高级官员也表示,爆炸事件中“使用了炸弹”。此外,对于6月26日伊朗帕尔钦军事基地军火库爆炸事件,一家科威特媒体称,此次袭击由一架以色列F-35战斗机实施。
对于伊朗近期频发的事故,美国政府总体保持沉默,以色列官员表态相对暧昧。以色列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本尼·甘茨7月5日表示:“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事情上怀疑我们,但我认为这不正确,并不是在伊朗发生的每一件事都一定与我们有关。”以色列外交部长加比·阿什克纳齐同天在被问及伊朗纳坦兹核设施火灾事故时表示,以色列“不允许伊朗拥有核能力,为了这个目标,我们采取的行动最好不要说出口”。
中东局势面临考验
综合来看,此次伊朗接连发生事故,尤其是核设施遭遇火灾,可能与外部势力介入有关。伊朗迟迟未公布事故原因,或许与之前克制处理苏莱曼尼被美军袭杀事件类似,主要是着眼当前国内经济情况和疫情蔓延等困境,通过低调处理避免与美国或以色列爆发直接冲突。展望未来,美、以、伊三方战略博弈仍将继续。
一方面,军事对抗或将升级。在纳坦兹核设施火灾事故发生后,伊朗立刻在军事上采取示强举动。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海军司令坦格西里7月5日称,已在伊朗南部2200公里的海岸线配备各式武器和导弹,建设一批“地下和近海导弹城”(导弹集中发射点),这些“导弹城”将成为“敌人的梦魇”。
阿拉伯新闻网评论称,在核设施遭破坏后,伊朗需要通过展示军力对国内进行安抚和交代。可以预见,美国和以色列将通过前推兵力部署、联演联训等方式予以回击。
另一方面,博弈或将斗而不破。虽然美国、以色列与伊朗的矛盾短期内难以调和,但美国当前深陷疫情和种族冲突危机,以色列深陷国内政治缠斗,伊朗也面临民生危机,美、以同伊朗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可能性相对较小。未来,各方最可能的斗争样式是“小动作”不断,斗而不破仍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的主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