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命名规则
1933年,纳粹德国航空部建立一套标准飞机命名规则,即RLM飞机命名系统。RLM系统在旧规则基础上,对当时的飞机型号和计划研制的飞机进行重新编号。
RLM系统的核心是一套数字编号系统,航空部会给每型飞机赋予唯一官方确定数字编号,编号与飞机种类无关,并尽可能在现有飞机编号数字后排序。
根据新规则,飞机的正式名称由制造商名称的两位字母缩写与官方编号共同构成,缩写的第一个字母为大写,第二个字母为小写。比如,二战中常见的德空军Fw-190、Bf-109、Bf-110等机型就是严格按照这一规则命名。
当然在战时,为充分发掘产能,体现飞机的独特性和设计渊源,有时会用设计者的姓氏缩写取代制造商名称缩写。例如,Ta-152和Ta-154就是根据首席设计师谭克的姓氏命名。
马铃薯也能当炮弹
二战中期,英国武装商船先前安装的高射炮大都被拆装到军舰上,使得商船失去防空武器。为自救,商船船员发明了“马铃薯发射器”这种简单便宜的武器,用来应付纳粹德军空袭。
这种“马铃薯发射器”类似小型滑膛炮,以船上蒸汽锅炉产生的高压蒸汽为发射动力。敌机低空来袭时,船员会将打开保险的手榴弹装进炮筒,然后踩下踏板,高压蒸汽会把手榴弹推上空中爆炸,对敌机造成杀伤。除手榴弹外,船员还发射过铁皮罐头、卷心菜和马铃薯。
这种简单的武器有一个致命缺点,由于高压蒸汽不好计量操控,射出的手榴弹经常会因动力不足掉在商船甲板上,船员不得不赶紧跳海逃生。据悉,这种“马铃薯发射器”曾击落两架纳粹德军飞机。随着时间的推移、战况的好转,船员更多使用这种武器向友邻货船输送马铃薯。
(赵艳斌 徐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