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
6月5日10时30分,急促的防空警报声响彻山城重庆。这是重庆市连续第22年在6月5日这天进行防空警报试鸣。
“选择这一天,是为了纪念在‘6·5’大轰炸中罹难的同胞。”重庆人防指挥中心无线警报科工作人员贺智俊介绍说,据《重庆防空志》记载:1938年至1943年,侵华日军对山城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史称“重庆大轰炸”。轰炸中死伤者达24000余人,炸、焚毁房屋17452栋、37182间。1941年6月5日,日机空袭重庆,不仅直接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间接导致2000多市民窒息死亡,酿成震惊中外的“重庆较场口大隧道惨案”,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间接死于轰炸人数最多的一大惨案。
根据《重庆市人民防空条例》规定,每年6月5日,该市都会进行防空警报试鸣,旨在警醒全市干部群众勿忘国耻、居安思危。“今年我们把主场地放在大渡口区。”据重庆市人防办科技与信息化处处长胡仁法介绍,每年他们都更换警报试鸣活动的主场地,目的是引起各区县领导的重视。
除了更换主场地,该市人防办还协调全市主要媒体进行集中宣传,让市民铭记苦难历史、了解人防知识、增强国防意识。记者浏览历年大轰炸纪念日期间的重庆媒体报道,发现人防宣传教育呈现全面开花之势:报刊上有文、电视上有影、广播上有声、网络上有帖。今年,他们还联合华龙网推出《“洞”见山城—— 防空洞里的魔幻城市》等视频短片,并把宣传教育活动向轨道交通干线延伸,市民在乘坐地铁时都能听到警报声、看到宣传片,进一步扩大了教育覆盖面。
每年定期试鸣防空警报,也促进了警报器材的更新换代。近些年来,重庆市警报器家族中增加了电声警报器、机动警报器、多媒体警报器等多种类型。“现在一个按钮就可控制全市所有的防空警报器。”贺智俊介绍说,重庆市各区县防空警报器已经实现一网统管、集中控制、实时响应。
依据人防部门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的职能使命,重庆市人防办还接入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不仅拓宽了防空预警信息的发布渠道,而且使防空警报具备了灾情预警功能,实现了一项投入、两种效益。
“新建小区超过10万平方米的,楼顶要预留警报器位置。”胡仁法告诉记者,现在重庆每年仍在增加警报设施数量,努力使警报设施建设跟上城市建设步伐,确保遇有情况能够第一时间拉响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