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战史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以饱待饥

柏壁之战与苏芬战争


■张 苗 苟志国

苏芬战争中,芬军后勤保障远超苏军,图为在炊事车旁领取早餐的芬军士兵

原 典

《百战奇略》饱战篇原文为:凡敌人远来,粮食不继,敌饥我饱,可坚壁不战,持久以敝之,绝其粮道。彼退走,密遣奇兵,邀其归路,纵兵追击,破之必矣。法(《孙子兵法·军争篇》)曰:“以饱待饥。”

饱战篇大致内容为,敌方从远方攻来,粮食供给常常面临困难。在敌饥我饱的情况下,我方应坚守壁垒、拖垮敌方,同时断绝敌粮道。待敌方粮食消耗殆尽退走时,我方派奇兵断其退路,出动大军追击,必定取胜。诚如古代兵法所说:把粮食储备足,让吃饱的部队去对付饥饿衰弱之敌。

战 例

唐朝武德(公元618年至626年)初年,刘武周割据太原,派部将宋金刚率兵南下驻黄河东岸。李世民率唐军屯柏壁(今山西省新绛县西南)与其对峙。李世民认为,宋金刚部人虽多,但军需供应无法保障,只能靠掠夺维持,因此一定企图速战速决,唐军应坚守不战,待其粮食匮乏时再战。于是,李世民派刘洪等将领率兵切断宋金刚部粮道,迫使宋金刚部因缺粮北逃。

1939年11月30日,苏芬战争爆发。时值冬季,气温接近零下40摄氏度,苏军后勤保障工作面临巨大考验。然而,苏军寒区作战准备严重不足,其高层认为可速战速决,因此并未进行充分后勤物资准备。作战中,芬兰军队重点打击苏军野战厨房、载运补给品和构筑栖身之所器材的卡车,破坏苏军后勤补给。没过多久,苏军本就捉襟见肘的后勤保障体系几近瘫痪,伙食供应极差、只能啃面包充饥的苏军,战斗力严重下降,在苏芬战争第一阶段遭受重大挫折。

计谋分析

以逸待劳确保“饱”。“饱战”是以敌客我主为前提,即我占据天时地利等优势。要想保持并充分发扬我方优势,应合理保存有生力量,通过“集人聚谷”等手段加强后勤保障,保证物资供应源源不断,使我方始终处于“饱”的状态,进一步强化自身实力,确保有足够力量抗敌进攻甚至反击,这是“饱战”成立的根本前提。同时,在战争史上,攻势一方的实力往往比防御一方强大。因此,在强敌进攻的态势下,以逸待劳是最好的作战原则,为防止“士卒意不专,有溃散之心”,当务之急是隐忍待发,减少与强敌的正面接触,只要能抵挡住敌气势汹汹的前几波攻势,我方“饱”的优势就可逐渐显现,强与弱就可能发生转化。

苏芬战争中,面对苏联30万大军的进攻,芬军对寒冷气候有充分准备,着重解决部队保暖服装、高热量食物供应等问题。苏芬双方保障差距明显,一边是基本没有任何御寒措施、身着薄衣瑟瑟发抖连枪都拿不稳的苏军,一边是以逸待劳、内着保暖衣外披军大衣的芬军。苏军只能啃面包充饥,而芬军一日三餐都有热食且种类多样、营养丰富。后勤保障质量的高低,决定了苏芬两军战斗力的高低,苏军在第一阶段遭受挫折自是难免。

釜底抽薪使敌“饥”。战争作为以人为主体的客观物质活动,一刻也离不开必要物质基础,因此“饱”成为战争赖以进行并取得胜利的首要前提。不过,“饱战”并不等同于消极避战或不战,所谓“持久以敝之”,并非强调一味被动防守,打赢仍是最终目的。因此,在强调保存实力,实现“饱”的同时,还要想方设法使敌“饥”,使敌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迫其不战自乱。对孤军深入远距离作战的敌人而言,一旦未能实现企图,被拖入持久战中,补给线就是生命线,后勤补给安全极有可能成为制约其军事行动的“软肋”。因此,使敌“饥”的最好办法就是“绝其粮道”,即切断敌后勤运输线这个“七寸”。敌釜底之“薪”被抽,自然就彻底丧失主动权。

柏壁之战中,唐军取胜固然与李世民坚守营垒不战有关,但刘洪切断宋金刚粮道,是压倒宋金刚部的最后一根稻草。与苏军实力对比极为悬殊的芬军能够在第一阶段以小博大,并非因其拥有所谓坚固的“曼纳海姆防线”,而是芬兰人切断苏军物资补给线,使苏军缺衣少食,大批官兵死于严寒和饥饿。

适时出击攻敌心。敌我后勤保障实力的消长决定着战场态势优劣的转换,通过以逸待劳和釜底抽薪,已形成“敌饥我饱”的大好局面,此时要求指挥员敏锐观察战场形势,抓住合适时机出击,确保一击必中,而具体出击时机取决于“客军”官兵的军心斗志。孤军深入之敌往往是背水一战,特别强调一鼓作气,以充分调动官兵决胜意志和信心,然而这样的做法也存在一定风险。当战局出现变故,敌久攻不下被孤立,又因粮道被断欲战不得、补给困难时,支撑其士气、军心和战斗力的基础也被彻底摧毁,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待敌士气低落、军心涣散时,便是我最佳出击时机,可一举取胜。因此,攻心夺气,瓦解敌人气势,是“饱战”最高境界。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