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典
《百战奇略》生战篇原文为:凡与敌战,若地利已得,士卒已阵,法令已行,奇兵已设,要当割弃性命而战,则胜。若为将临阵畏怯,欲要生,反为所杀。法(《吴子·治兵第三》)曰:“幸生则死。”
生战篇大致内容为,对敌作战,若有利地形为我方占领,部队已进入阵地,军法号令通行无阻,奇袭分队部署完毕,那么此时最关键的是全军将士要舍生忘死地战斗,如此必能取得胜利。倘若将领贪生怕死、犹豫不决,总想着自己如何安全生还,反会招致失败被杀。诚如古代兵法所说,侥幸求生就会导致灭亡。
战 例
春秋时期,楚庄王率军进攻郑国,晋国派兵援救,与楚军交战于敖山和鄗山间。晋军将领中军大夫赵婴齐命亲信预先在黄河岸边准备渡船,打算若战败就渡河逃跑。此举严重影响晋军士气,导致晋军战败。
1947年,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徐向前负责指挥部队解放山西。11月,徐向前由于劳累过度引发胸膜炎,胸背疼痛、肺病复发,偏头痛也剧烈发作,时常呕吐不止,但他仍亲临前线,把电话拿到担架上指挥作战,并坚定地说:“任务重于生命。”
徐向前英勇无畏的气概给广大指战员以巨大鼓舞,在他带领下,我军先后取得运城、临汾、晋中、太原等战役的胜利,最终解放山西全境,歼灭阎锡山部30余万人。
计谋分析
生战篇着重阐述将帅勇猛与作战成败的关系问题。本篇所引兵法“幸生则死”,与死战篇中的“必死则生”,共同构成古代军事家吴起生死观的主要论点。历史表明,战争不仅是作战双方物质力量的比拼,也是精神力量的较量。在具备一定客观物质条件的基础上,指挥员能否充分发挥部队的勇敢精神,是夺取胜利的关键所在。
勇猛顽强,以身作则。战争始终以追求“势”为最高境界,而争取“势”不仅是对双方军事实力的考验,也是对部队战斗意志和作风的检验。生战,实际上初步具备了对敌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优势,然而这些仅为作战胜利提供了可能,要使胜利的可能变为现实,需要部队以勇猛的战斗精神、坚定的战斗意志和顽强的战斗作风牢牢掌握战争之“势”。这其中,指挥员自身是否具有勇猛顽强的作风显得至关重要。所谓上行下效,有什么样的元帅就有什么样的士兵,指挥员是否具有勇敢精神,不仅关系到其本人生命安危,也直接影响部队士气和斗志。将帅勇则军心齐,在同心同德、同仇敌忾的情况下,会爆发出压倒任何强敌的力量。反之,将帅怯则军心散,战争之“势”自然落于旁人。赵婴齐未战先怯,事先就准备好逃跑船只,“将士懈”是必然结果。太原战役中,“山西王”阎锡山虽命令部队死守太原,却在战役打响后不久逃往台湾。反观徐向前,身患重病仍坚持坐在担架上亲临前线,太原战役的胜利自是顺理成章。
军纪严明,日常立威。官兵是否具备拼死杀敌的勇敢精神,从根本意义上讲,是由战争的性质、目的以及官兵军政素质决定。为正义事业而战,官兵在作战中必能英勇杀敌。同时,具备过硬军政素质,部队才有强大战斗力打败敌人。这一切都需要日常严格的教育训练和培养,需要严明的军纪保证。官兵只有在日常纪律约束下接受训练,在战场上才能不折不扣地按照指挥员意图进行作战,达成预期目标。若平时治军不严,疏于教育训练,单纯靠指挥员战时“割弃性命”激发部队杀敌决心和勇敢精神,即便一时发挥作用,也不是持久之计。同时还应看到,指挥员想要部属真正做到“士为知己者死”,在战场上发挥领袖作用,须依靠日常的以上率下、身先士卒来统人心、树威信,如此才能一呼百应,确保全军勠力同心。若指挥员平时只严他人而不律己,在军中没有威信、难以服众,即使战时带头勇猛作战,也可能落得“孤军奋战,怒而不威”的被动局面,失去对部队的掌控。
有勇有谋,正确指挥。生战毕竟不是一种攻城拔寨、斩将杀敌的计谋,其强调的还是指挥员治军带兵的原则方法和个人魅力。生战所提倡的勇,也绝不是无准备、无计划和无目的的蛮勇,应是指挥员在充分发挥高超指挥艺术的前提下,为确保战争胜利而率先垂范的勇,这也是生战的本质。否则,没有合理指挥和谋划为依托,仅靠匹夫之勇乱打乱冲,不仅达不成既定目标,还可能白白葬送性命。晋军虽受赵婴齐备船影响而大败,但不乏可圈可点之处。当晋军中、下二军未战先溃时,唯有晋军上军在主将指挥下,预先埋伏于敖山附近,成功阻击楚军而未败,这反映了指挥员指挥艺术的优劣对生战胜负的重要影响。太原战役中,徐向前不仅拥有英勇顽强的革命气概,还发挥了高超军事指挥才能,先后制定“围困、瓦解、攻击相结合”的战略方针和“先外后内、分割包围、肢解守军”的战法,确保我军始终牢牢掌握战役主动权,一举结束阎锡山在山西长达38年的反动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