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视点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1950年,西藏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在这里升起,人民子弟兵与岗托百姓结下不解之缘,探寻“西藏解放第一村”的发展足迹,请看——

沧桑巨变70载,风展红旗美如画


■本报记者 晏 良 特约通讯员 何 勇

普巴带着孩子们向国旗敬礼。

从西藏昌都出发,溯溪流、越雪山,历经5小时,记者一行终于来到“西藏解放第一村”——岗托村。1950年10月初,西藏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在这里升起。70年后的今天,蓝天下的五星红旗在远处雪山的衬托下格外鲜红耀眼。

今日红旗明碧空

走进78岁村民普巴的家,他正和10岁的孙子普布次仁、7岁的孙女江拥卓玛在楼顶天台悠闲地晒太阳。天台上,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红旗下,普巴饶有兴致地跟孩子们讲起十八军渡江解放西藏的故事。

1950年10月6日凌晨,十八军强渡金沙江,打响了昌都战役第一枪。3天后,普巴下山看到村头碉堡上升起的五星红旗。当时,年仅8岁的他并不知道这面旗帜的意义,只是第一眼就觉得它特别震撼。

最开始,普巴对十八军有点害怕。“慢慢地,我就和战士们玩在一起。”普巴回忆说,解放军在自身供给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还帮助群众发展生产、解决困难。普巴第一次吃到的白米饭,就是十八军战士做的。

后来,普巴还经常与村民们观看十八军放的电影宣传片。通过电影,他们知道了毛主席,知道了延安,知道了五星红旗的含义——红色象征革命、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红色的种子从那时起,在普巴身体里生根发芽。1969年,27岁的他选择参军,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员,并在部队期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4年,从部队退伍后,他回到岗托村当上了村主任,带领村民发展农业种植,多次获得地区、县里的嘉奖。

“驻军官兵经常到村里帮助村民砍柴、备耕、收割青稞,他们还邀请我们现地参观部队的蔬菜园地,手把手给我们传授实用技术、交代注意事项……”普巴告诉记者,他担任村主任期间经常组织村民到部队“取经”。

响鼓重槌,传檄万里;闻令而动,鸣镝催征。近年来,驻军部队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投身脱贫攻坚战,选派连队指导员林章贵到岗托村与村党支部一道分析援建形势,研究确立致富思路,逐步增强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功能,激发自主脱贫的内在动力。

“目前,我村有42名党员,不少党员已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普巴介绍,村里越来越多年轻人正积极争取入党。

“岗托村的红色遗迹必须得到保护和传承!”在县里的经济发展会议上,江达县人武部政委王德营的建议引起大家的共鸣,“以红色文化为背景,结合极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风俗习惯等,开辟以金沙江十八军渡口等为代表的红色旅游景点,打造一个集‘爱国、民俗、文化、生态’等元素于一体的多元化民俗村。”

该人武部积极请示上级,配合地方政府找寻关于昌都战役、川藏公里修筑、西藏和平解放方面的珍贵历史资料、照片,并对场馆建设提出了很多可行性建议。

“红色遗迹保护完全可以和发展经济结合起来。”望着一辆辆从远处驶来的越野车,看着成群结队的游客,王德营笑得格外欣慰。

“我想当特种兵,江拥卓玛想当警察。”普布次仁告诉记者,他在学校曾和解放军叔叔一起到红色遗迹前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我们每天都戴红领巾,老师说,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

敢叫天险变通途

对63岁的岗托村村民贡松格来而言,村门口的川藏公路(317国道),就是他的“致富路”——跑了41年运输的他,货车从4000元的二手解放车换到40多万元的东风重卡,年收入从2万元增至2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岗托村兴起了运输热。

70年前,除了羊肠小道,整个西藏没有一条公路。十八军将士按照毛主席“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的指示,用铁锤、钢钎、镐头,劈开悬崖峭壁,降服险川大河。

“那就是当年十八军留下的。”52岁的江达公路养护段路政管理员仁他告诉记者,在川藏公路岗托镇至岗托村段,至今能看到峭壁上裸露着的半截钢钎。那时为了开山辟路,战士们用绳索套住自己,从悬崖上吊下来,一人用钢钎抵住山体,另一人用铁锤锤钢钎,凿出一个炮眼,再装药爆破。据悉,十八军官兵一边英勇作战,一边修筑了长达1300公里的川藏公路,平均每前进一公里就有一名战士献出宝贵生命。

1956年,金沙江上建起一座吊桥,岗托人从此告别了过江只能靠牛皮船的日子;1974年12月,317国道金沙江大桥老桥建成通车;2008年8月,岗托金沙江大桥新桥建成通车……一串串数字记录着川藏公路的沧桑巨变,也铭刻着驻军官兵的忠诚印记。如果说川藏公路是“大动脉”,乡村公路则是“毛细血管”。援建单位、驻军部队和民兵,军地协同、齐心协力,2012年,岗托村实现道路通畅。

2018年10月11日和11月3日,江达县两次发生山体滑坡,导致金沙江断流,形成堰塞体,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西藏军区所属部队从空中、水路多方向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打通了“生命通道”,协助地方政府转移群众,抢救财产。

“解放军来了,我们就有了主心骨!”普巴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依然记忆犹新。泄洪的洪峰过境,317国道部分路段和多条乡村道路遭到损毁,驻军官兵扛着铁锹、开着工程机械,不分昼夜连续奋战,很快便抢通道路。

“及时恢复交通,更好地帮助乡亲们快速恢复经济。”带队徒步挺进灾区的某营营长王武告诉笔者,他们当时心中就一个念头,就是将百姓的损失降到最低。

如今,天险已经变通途,如何让百姓“致富路”更加通畅则成为该部官兵最操心的事。为此,他们选定主攻方向,优化战术战法,在捐赠拖拉机等物资的同时,还选派优秀驾驶员、优秀维修工等“技术大拿”来到地方政府组织的技能培训班现场教学,帮助他们提高驾驶、维修技能。

常年往返于拉萨至成都做运输生意的贡松格来,是最直接受益者之一。“川藏线路况复杂,车辆如果途中出现故障,应急救援很难及时到达。”贡松格来说,自从他向部队的教练“拜师”,不但巩固了驾驶技术,学习了车辆维修,运输途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能自己解决。驾驶着崭新的东风天龙重卡,贡松格来对即将开始的成都之行充满期待。

大庇寒士俱欢颜

在藏语里,“岗”是渴的意思,“托”是饿的意思,由此可感受到岗托村最早的样子。

当过乡镇党委书记的岗托村村民江拥次仁,虽然已经89岁,但对解放前的苦日子仍记忆清晰:“那时,村民们要交很多税,过着牛马不如的日子,没吃没穿。在农奴主家干活,干慢了还要挨打,苦不堪言。”

78岁的普巴也时常教育儿孙忆苦思甜:“当时,父母种的粮食大部分要上缴,我们肚子都填不饱;没有像样的衣服穿,只能披羊皮出门,穿的鞋子都缝了十几个补丁;住的地方很小,一家几口人挤在一块,房子还不挡雨,一下雨就湿透。”

江拥次仁和普巴的儿时记忆,正是西藏各族人民饱受封建农奴制压迫的缩影。1950年10月,十八军渡江解放岗托村时,19岁的江拥次仁和8岁的普巴尚无法预知这将为他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70年来,他们亲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西藏民主改革、改革开放、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见证着村民们一步一步过上好日子。

“现在的小孩可比我们那时幸福多了。”看着孩子们的笑脸,村民嘎洛感触地说,“我小学毕业时的水平,都比不上现在的2年级。”谈起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嘎洛感慨万千,他说,十八军在解放西藏的同时带来了文明。那时,很多家长不重视教育,觉得干活比读书重要,解放军就派人上门挨家挨户宣传,举办文化班,帮助孩子们补习功课,他们还帮助建立了西藏第一所现代化小学——昌都小学。

如今,藏族家长对小孩教育越来越重视,学校的工作重心也由“抓孩子来上学”变为“让孩子上好学”,驻军部队主动与学校开展共建共育活动,承担驻地学校的军训任务,赴学校举办国防教育讲座,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民族宗教政策和惠民富民举措。

“建档立卡贫困户巴珍的两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老大就读于西藏大学医学院,老二就读于长沙理工大学。”某部教导员冯云虎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积极开展“1+1”帮扶活动,10余名官兵先后被驻地学校聘为课外辅导员,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越来越多的寒门学子走出雪山,开阔视野、学成本领;未来,他们将与驻军官兵一道,共同建设更加美丽的岗托。

53岁的巴珍患有肝包虫病,记者来到她家里时,她展示了一本《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手册》——由驻军部队军医尹力、县级医生赤嘎、乡级医生加确、村级医生四郎贡布组成的团队,为巴珍提供服务。“尹医生既亲切又认真。”巴珍用不太熟练的汉语表达着对军医尹力的感激之情。据了解,部队的卫生队还定期组织医护人员积极开展巡诊送药和卫生常识讲解活动,提高村民科学防病能力。

今年56岁的郎加,22岁前和父母住一块。“那时家里穷,房子只能盖在田边的坡下,将田的坡坝作为房子的一堵墙,以省一堵墙的钱,而房顶就和田地连在一起。”郎加回忆道。

郎加22岁成家后,部队官兵帮助他在村里盖起了房子:一楼住牲畜、放杂物,二楼住人。如今,30多年过去,新房子变成老房子,已经因年久失修不能住人。郎加也搬到了岗托镇集中安置点。124平方米的新房里,5间卧室、1间客厅、1间厨房、1间卫生间,藏式家具崭新锃亮,墙上挂着一台大电视。

“老房子也还在,隔段时间我就会过去看看,打扫打扫卫生。”郎加说,这间房子是他和驻军官兵鱼水深情的见证,记录着人民军队爱人民的动人故事,他不舍得离开。

图①②③:进藏部队修路修桥、劈山开石等资料照片。

图④⑤⑥:今日岗托风貌和藏族小学生的幸福笑脸。

照片由西藏昌都军分区提供

制 图:张 锐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