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备区对口帮扶的23个贫困村,于去年年底全部摘帽。”全国人大代表、重庆警备区政委刘伟介绍,近几年来,警备区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调驻渝部队先后20余次开展现地调研,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拟制下发《驻渝部队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方案》等5份文件,联合驻渝部队一起带领群众奔小康。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如何巩固脱贫成果成为扶贫工作重点。刘伟介绍,3月26日,重庆警备区召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进会,研究出台“实行返贫预警机制、促支柱产业稳定销售、开展‘志智’双扶行动”等多项降低返贫风险的措施。
他们将监测对象分为贫困户、已脱贫户、非贫困户3类,同时将致贫原因分析总结为劳动力缺失、因病或灾害造成劳动力丧失、参与扶贫产业项目或自己在发展产业项目中受到天灾人祸等5大项,根据返贫程度和可能导致贫困的不同原因,设置15项标准和20余条相应的应急措施,建立起区(县)、乡(镇)、村3级预警机制。
“本以为鸡蛋要砸在手里。”贫困户李德华告诉记者,疫情发生后,武隆区高寿村的不少村民以为村里的“高寿桃”“高寿米”“高寿蛋”等“三寿”产品的销售会受到影响,可没想到,区人武部提前对市场做了预判,积极发动熟悉电商的民兵,帮村民打开网络销售渠道,把产品卖到全国各地。
“如果没有工作基础,人武部哪能在短时间内动员那么多懂电商的民兵解决农产品滞销?”刘伟告诉记者,2019年,该警备区与上海警备区开展跨区协作,借发达地区技术和创新优势助力脱贫攻坚,确定了“特色养殖带动一批、技能培训帮带一批、健康帮扶救助一批、包干供学阻断一批”的“四个一批”扶贫办法。在上海警备区的大力帮扶下,半年多来,协作帮扶的4个贫困村养殖业、乡村实体产业以及医疗、教育、文化等方面均实现了综合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巩固脱贫成果属于‘点穴式’行动,讲究精准打点。”5月初,刘伟到荣昌区调研。他了解到,在区人武部帮扶下,2015年已脱贫的村民邓井光因收入不稳定、家中3个孩子上学负担大再度返贫。于是,他和区人武部扶贫工作人员一方面联系村中企业,帮邓井光安排就业岗位,一方面又协调有关单位安排邓井光接受农业技术培训。如今,邓井光种植的4亩花椒田,年均收益已达到3万余元。邓井光表示,在警备区和人武部的帮扶下,家里的生活条件改善了很多,今年他打算扩大种植规模。
看到村民积极向上的劲头,刘伟表示:“警备区将继续完善稳定脱贫长效机制,不断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水平,确保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紧密衔接。”
上图:刘伟到贫困村走访。
杨青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