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先遣小姑尝”带来的启示


■向 勇 张光轩

唐朝诗人王建的《新嫁娘词》云:“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讲述的是一个聪明能干的新媳妇,过门3天后便要下厨做饭菜,因不熟悉婆婆的食性,便灵机一动在做好饭菜后,先请小姑尝尝味道、提提意见,结果所做的饭菜很受婆婆喜爱。

“先遣小姑尝”同样适用于日常工作,比如思想政治教育。搞教育之前先摸清官兵的“口味”,然后再确定授课内容,拿出营养搭配合理的“膳食”计划,这样才能做出官兵爱吃的“美味佳肴”。然而,有些教育者却不屑于此,自认为身在基层,对官兵的“口感”把握得八九不离十,凭老经验老习惯就足够了。于是,有的教育课老调重弹,一份教案经年累月翻来覆去;有的课简单照搬照抄教材,枯燥乏味了无新意;还有的课是猫在屋里写出来的,不接地气不冒热气。如此一来,教育没少搞,经验也没少总结,官兵收获却不大,无法达到教育的预期效果。

毛泽东同志说:“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打仗如此,抓好教育同样如此。对教育者来说,找到穴位,敲准鼓点、找准口味,方能下菜,先要接好地气,摸清底数。教育者只有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官兵,奔着现实问题和活思想去,扎实搞好思想调查,才能及时掌握官兵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做到有什么问题就搞什么教育,从而达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治病救人的目的。

深入一线、深入官兵关键在于摘下“有色”眼镜,用信任的眼光、欣赏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待基层官兵、尊重基层官兵。积极为官兵建言献策搭平台、畅渠道,让深藏在官兵脑海中的“金点子”一个个浮出水面、应用于实践,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因此,各级机关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踏实务实的作风、三顾茅庐的诚意、好问则裕的态度,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主动到官兵中间寻方问策,把准官兵思想脉搏,真诚征求官兵意见建议。大胆创新、科学设计,让官兵喜闻乐见、交口称赞,富有时代气息的教育模式内容融入计划、进入课堂,提升教育的针对性、满意率。唯有如此,才能推动教育效果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