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视点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12年前的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让山河破碎,举国同悲。关键时刻,逆行而至的中国军人,为灾区人民带去了光明和希望。他们用实际行动向人民证实,人民子弟兵永远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

12年后,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国,一场力度空前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打响。一个个当年的青少年长大成人,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披上征衣,奋战在抗疫一线。

这是他们“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故事。从这些故事里,我们读懂了什么是大爱传承。

——编 者

西部战区空军医院门诊部护士李金凤——

我和军医有个约定

■本报特约记者 杨 进 通讯员 郭 靳 格桑央西

“军人的无私和勇敢,深深感动了我”

“5·12”特大地震发生时,18岁的李金凤正在原都江堰水电十局子弟校上课。

地震突如其来,顷刻之间房倒屋塌,李金凤惊慌地从教室内跑出,不小心摔倒在地,膝盖渗出鲜血,染红了牛仔裤。

昔日欢声笑语的校园,充满了哀嚎和哭泣。李金凤和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镇定下来,耐心等待救援。

“是解放军救了我!”李金凤记得,当时灾区断水、断电,和外界的通信也完全中断,许多人忙着逃到安全地带,人民子弟兵却从四面八方向灾区集结,成了最勇敢的逆行者。

“军人的无私和勇敢,深深感动了我。”当年,解放军战士武文斌在救灾中,因劳累过度引发肺部大出血,经全力抢救无效,因公牺牲。李金凤告诉记者,得知消息后,她和母亲自发参加追悼会,在人群中泣不成声。

后来,都江堰人民群众为了铭记英雄武文斌,将他牺牲的地方命名为“文斌路”。

“这么多年来,我最想感谢的人还是当年给我包扎过伤口的军医阿姨。”虽然已经过去12年,但提起这位当时被大家称为“马姐”的军医,李金凤依然满怀感激之情。

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马姐”一边为李金凤清理伤口,一边紧紧握住她的手说:“小妹妹,你忍一下,马上就好了。”

就这样,人民军医的光辉形象在李金凤心中生根发芽。

“我要成为‘马姐’那样的人,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包扎完毕,李金凤对着“马姐”深深鞠了一躬。她还和“马姐”约定,自己也要当一名军医,将来像她一样救死扶伤。

“只要国家和人民有需要,我一定挺身而出”

经历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地震的经历让李金凤瞬间成长,她告诉记者,从那时起,她一直在思考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和意义。

高中毕业后,李金凤决定参军入伍。2008年12月,她如愿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

那一年,李金凤的同学里有6人参军入伍。

入伍后,她刻苦训练、严格要求,很快从一名地方青年转变为一位合格的解放军战士。在一次训练中,李金凤头部摔伤,留下了一个长达1厘米的坑,为她留下一枚光荣的“勋章”。

因为表现优异,李金凤在义务兵期间入了党。在党旗下宣誓完毕,她暗暗对自己说:“这辈子只要国家和人民有需要,一定挺身而出。”

为了完成和“马姐”的约定,李金凤决定继续追寻自己的理想,去做一名军医。

她白天在本职岗位上干好各项工作,晚上利用休息时间复习备考……2010年9月,李金凤如愿考上了原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临床医学检验专业。

在校期间,李金凤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她知道,要想成为一名合格医护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还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

“课堂上,我认真记录着教员所讲的每一个知识点,生怕有什么遗漏。”李金凤说,“白衣天使”这个称号光荣神圣,必须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将来才能更好地学以致用,容不得半点马虎。后来,她还在学院组织的专业技能考核中获得三等奖。

2013年毕业后,李金凤被分配到原解放军452医院。繁忙的工作日复一日,她却始终牢记自己从军学医的初心。

“我当兵学医,就是为了今天”

庚子新春,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持续蔓延,深深牵动着李金凤的心。

除夕夜,当李金凤看到军队医疗队星夜驰援武汉的新闻后,她就和同事开始进行穿脱防护服训练,为出征做准备。

不久后,李金凤所在单位接到上级通知,将组建医疗队赴武汉抗击疫情。得知消息后,她立刻报了名。然而,由于人数限制,第一批医务人员名单中,并没有李金凤的名字。

“2008年‘5·12’地震,作为重灾区的灾民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团结一心的力量。现在我是一名军人,更是一名军队医务工作者,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与病魔作战之际,我决不袖手旁观!”2月11日,这个柔弱的姑娘咬破手指,用自己的鲜血按下手印,向院党委递交“请战书”,一心要奔赴抗疫最前线。

正巧,上级通知医疗队增加人员。看着执拗的李金凤,该医院党委最终批准了她的请求。

“我当兵学医,就是为了今天。”李金凤告诉记者,自己是护士,更是战士,战“疫”一线就是自己的战场,必须为打赢这场战斗贡献自己的力量。2月17日,李金凤与战友一道乘坐军机飞赴武汉。

来到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工作后,李金凤和战友们共同承担起感染科数十名病人的护理工作。检测生命体征、记录各项指标、进行穿刺输液……每一个班次,李金凤和同事都忙得不可开交。

一天晚上,医院接诊中心通知他们接收一名70多岁的危重患者。患者年龄偏大、基础病多,转诊过来时情况很不乐观。

“快,给病人上高流量吸氧!”当班医生张明慧、刘洋立即下达医嘱,李金凤和同事立即为其装上高流量吸氧装置。

抽血气、建立双静脉通道、静推西地兰……经过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他们从“死神”手里将这位患者“抢”了回来。等到换班李金凤脱下护目镜和口罩时,才发现自己的衣服早已湿透。

3月21日,一位康复出院的患者给李金凤发来微信:“感谢你们全体医务人员在这段时间的支持和关心,感谢你的精心照顾。”

“那一刻,感觉自己浑身又充满了力量,再苦再累也值了。”李金凤说。

4月27日,已经回到单位的李金凤在电视上看到,湖北省全省现有确诊病例清零的消息后,忍不住红了眼眶。

12年光阴流转,李金凤不仅如愿成为了解放军中的一员,还在武汉战“疫”一线冲锋陷阵、救死扶伤,完成了当年许下的承诺。

四川省北川县退役大学生士兵李之宏——

我在防控一线做志愿者

■刘小琼

人员排查、疫情防控政策宣讲、环境消杀、物资搬运、卡点值守……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镇大三学生李之宏连续一个月工作在防控一线。很多人认识他,是从他的一句口头禅开始:“让我来,我是退役军人。”

春节期间,放寒假在家的李之宏,看到电视上滚动播放的疫情信息,再也坐不住了。在告知父母后,他跑到镇办公室主动请缨参加疫情防控。

“我曾经是一名军人,现在是一名大三学生。”怕申请不通过,李之宏还带来了自己的退伍证和学生证。“疫情防控辛苦不说,现在还缺少防护物资,你要慎重考虑。”在得到李之宏肯定的回答后,镇办公室工作人员将他编入了疫情防控队伍。

接下来的半个月,李之宏每天都根据镇里统一安排,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搬运物资辛苦,他就主动替换年龄大的同志;卡点值守,他说自己当过兵站过岗,所以经常一站就是一整天;作为大学生,他一有空就向当地群众宣讲疫情知识……整整一个月的志愿服务,李之宏没有缺席过一天。

李之宏这股子劲头从何而来?还要追溯到2008年。

“那时年龄小,整个人吓坏了。”汶川大地震时,李之宏正在北川县读小学六年级。但是很快,解放军的到来让他的心安定下来。

闻讯赶来的部队官兵第一时间组织了救援,不仅将受伤的学生一个个抬到安全的地方,还冒着危险从危楼里面抢出棉被和食物,在操场搭起了帐篷安顿师生。“虽然我们交流不多,但是他们俯身背人的模样已经在我心里扎了根。”几年后,李之宏拿到佳木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成为一名大学生。

年龄在增长,理想却未曾改变。2015年9月3日,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后,李之宏当兵的理想又一次被点燃,大二结束,他选择了休学去当兵。

2017年8月,通过一系列严格的体检和政考,在定兵时,他得知将被分配到驻北京某部。让所有人意外的是,李之宏坚持去边远艰苦地区,并专门向人武部提出申请。就这样,他来到了新疆军区某红军师。

服役期间,李之宏积极参加演讲比赛、红歌会、军事小比武等活动,多次获得第一名。因表现优秀,他获得过两次“优秀学兵”的荣誉。“我也想一直留在部队,可是由于地震时腰部受过伤,已经无法适应部队的高强度训练,只能在服役期满后,回到学校继续完成学业。”现在说起来,李之宏话语间还饱含遗憾。

虽然李之宏的军旅生涯就此画上句号,但是作为一名从地震灾区成长起来的青年、一名退役的大学生士兵,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他用实际行动续写了自己的军旅荣光。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文职人员刘佳——

我在“红区”火线入党

■罗 杨

3月13日,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文职人员刘佳已经在武汉泰康同济医院工作了整整一个月。

那天刘佳当班,要在“红区”(污染区)工作4个小时,机关通知中午组织火线入党仪式,很遗憾的是,她参加不上了。

和往常一样,刘佳在穿衣间里忙碌着,准备进入“战位”。挑选适合自己的防护服型号、手消、更换N95口罩……不知不觉中,这些复杂而繁琐的程序已经比刚来时利落了很多。“越是熟练越不能大意。”想起副护士长孙薇的话,刘佳又再次确认了一下防护服的拉链头是否已经拉好。

刘佳是去年10月份新入职的军队文职人员。和队伍里不少参加过抗击非典、汶川抗震救灾的“老兵”相比,她还显得稚嫩。

第一次进“红区”,她只待了十几分钟。“很快就受不了了,感觉整个头都要炸了,恶心想吐、缺氧、出冷汗、心慌……”回忆起第一次的那个难受劲儿,刘佳记忆犹新。

浪费了一身防护服不说,早早地从“红区”出来,就意味着同护理小组的战友们,要多完成那份本该属于自己的工作。刘佳深深感到了自责与挫败。

“这不是普通病房,保护好自己最重要。有不舒服就出来是对的,如果你在里面昏倒或者暴露了才是真正的麻烦,你已经做得很棒了。”护士长鲜继淑并没有批评她,话语间不仅有宽慰还有鼓励,这给了刘佳极大的信心。

性格要强的她回去以后努力找原因,一个人在房间里锻炼,打开配发的抗缺氧食品,想尽了办法。很快,她就适应了“红区”的工作。

“刘佳,刚刚收到通知,可以在‘红区’内视频参加火线入党宣誓仪式!”另外一位符合火线入党条件的队友卞薇兴奋地告诉了她这个好消息。

刘佳高兴极了,感觉12年前被点燃过的热血再次“沸腾”了起来。

“天下着雨,我们两天没有吃的。看着递给我食物的解放军胸前别着党徽,那个时候我就特别想成为一名军人、一名党员。”刘佳的家在四川省江油市,“5·12”大地震时,受灾严重。12年前,在家乡的废墟上,迷彩身影为深处绝望中的刘佳带来一道曙光。2011年,刘佳就写下了自己第一封入党申请书。

刘佳觉得最庆幸的是,今天自己能作为一名文职人员跟随着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把生命的曙光带给这些新冠肺炎患者。在武汉,刘佳再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火线入党宣誓仪式开始了,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望着视频里的党旗,刘佳在写满出院患者留言的“心愿墙”前,庄严地举起了右臂。“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视频里传来这句话的时候,刘佳再也忍不住泪水,声音哽咽了。这一天,她已经等了太久太久……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