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战史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微历史


坦克与高炮的搏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的88毫米高炮是盟军坦克的一大威胁,可在2000米距离内击穿所有盟军坦克的正面装甲。

突尼斯战役期间,接到攻占德军一处农场命令的英军第51坦克团1分队,只有1辆名为“探险家”的坦克能够战斗,由霍兰兹上尉指挥,单车发起进攻。

“探险家”在绕过几棵矮树后,发现前方不到50米的灌木丛中隐藏着1门88毫米高炮。这门高炮率先开火,炮弹从“探险家”炮塔侧面擦过,并未击穿装甲,但造成很大冲击,将主炮中的炮弹震得卡在炮膛里。

88毫米高炮紧接着射出的第二枚炮弹也没有命中,这时“探险家”的机枪手操纵前部机枪开始射击,把德军炮手赶出灌木丛。霍兰兹端着“布伦”式轻机枪钻出炮塔扫射,但机枪射出1发子弹后卡壳。霍兰兹又拿起“汤姆逊”冲锋枪,结果打了1发子弹后又卡壳,他只好将冲锋枪砸向德军炮手,然后投出装填手递来的手榴弹。就这样,“探险家”使这门88毫米高炮失去了战斗力,其主炮也恢复正常。随后,“探险家”击毁另一门88毫米高炮,冲垮德军的反坦克阵地,迫使德军夜间从农场撤走。

“沙土斗篷”

上世纪6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提出将装甲指挥车埋入地下以加强防护的构想。为使其能以自身动力开出掩体,还研制出名为“沙土斗篷”的配套防护器材。

“沙土斗篷”是一块带有绳索的帆布,装甲指挥车开入挖出的大坑后,其上覆盖“沙土斗篷”,以绳索和打入地下的木桩固定,然后由推土机将沙土覆盖在“沙土斗篷”上。这样的设计使指挥车不与沙土直接接触,方便其开回地面。

不过,在验收实验中,因大雨造成地面泥泞,装甲指挥车不是轮胎打滑,就是熄火,怎么也开不上地面,“沙土斗篷”未能通过验收。20年后,“沙土斗篷”的设计在改进后,才得以投入使用。

(王 金)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