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根在黄土地


■宋山苍

永茂和我相识在燕山深处的军营里。

那天,我在师部宿舍看书,听见有人敲门,打开门后,一个身材中等、脸色黝黑、头戴厚绒军帽的士兵站在门口。他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班长好!我是××团的新闻报道员齐永茂,入伍比你晚一年。”我一听他来自老部队,而且是老乡,赶紧让进屋子,倒上茶水开始聊了起来。

永茂出生在革命圣地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是听着红色故事长大的,写得一手好字。他训练刻苦,刚下连队不久,部队就接到去唐山种水稻的命令。3月的海风吹得人透心凉,冰碴子还残留在地里,插秧时寒气刺骨难耐,好多战士打起退堂鼓。从黄土地峁梁里走出来的永茂对种水稻更是一窍不通,但经过思想调整,很快融入对军营的热爱和激情中。缺觉、疲惫不堪是农忙季节的常态,单调的稻田一眼望不到边,仿佛也望不到希望。

为了鼓舞士气,苗连长开始让永茂写标语、出黑板报。永茂白天在地干活,晚上挑灯夜战,找书籍查资料,把励志的话语摘抄到黑板上,激励大家战胜困难。永茂的文化小阵地在战士中掀起阵阵涟漪,休息时看黑板报成了大家的首选。他还学着写好人好事、先进典型,常常加班加点,却自得其乐、从无怨言。

苗连长被这名新兵吃苦耐劳、乐观豁达的精神感动,把他调到连队当文书。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永茂还照着《解放军报》和《战友报》认真学写新闻。别人看过的报纸,他从头到尾细读,研究文章特点和写作风格。功夫不负有心人,永茂的第一篇“豆腐块”发表在《战友报》上,虽然字数不多,但能变成铅字,让这个怀揣梦想的陕北小伙儿激动得几天睡不着觉。永茂的稿子不断在报纸上出现,被苗连长推荐到团部搞新闻工作,后来调到团部宣传股任新闻报道员。由稻田到团部,永茂开启了他的新梦想。

和永茂认识时,我已在师部从事新闻工作两年多,相似的生活经历和部队成长足迹使我俩一见如故。那时候没有互联网和电子邮箱,我们都是把稿子写好后工工整整地抄到稿纸上,折叠封好,盖上部队三角戳再寄走。有时也会送稿子到报社,向编辑当面请教。我和永茂约好,他每次在团部门口的大柳树下等我,我凌晨乘坐3个多小时的长途大巴与他会合,再经过2个多小时到达北京火车站。山峦重叠,山路弯弯,那时的长途大巴都没有空调,冰冷的车厢就像冒着寒气的铁盒子,冻得双脚无处安放。北京火车站有一个24小时开放的邮局,我和永茂在路上构思哪些稿子写得不妥,还可以坐在邮局修改。我俩换乘地铁到各个报社送稿子,跑一天不吃饭是常事,吃上个煎饼果子就觉得无比幸福。永茂话不多,严谨、细致、谦虚。我俩只要约好,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下雪,无论长途大巴迟到还是早到,他都提前在那里等着。

3年前,我回部队老营区,经过团部,看到门口那棵粗壮的大柳树依然枝繁叶茂,神采奕奕,依然能想到永茂当年等我的模样。

永茂在团部干了11年,转业到家乡的央企,依旧笔耕不辍。素质过硬的他后来竞聘到机关宣传部门,主要负责宣传油田勘探钻井工作。哪里有油井,哪里就有永茂采访的身影。黄土高原沟沟峁峁,远看在眼前,走起来没有边,坐大巴,乘便车,甚至农用拖拉机,只要顺道他都搭过。

常年早出晚归以及上山下井的不规律生活,让永茂几次突发疾病住院。领导考虑永茂常年到一线采访太辛苦,建议他到位于成都的总部机关工作,发展机会也多,永茂婉言谢绝了。他说:“我生在陕北、长在陕北,军旅生活培养锻炼了我,我是黄土地的儿子,我的魂在陕北,我的根在黄土地上,梁峁沟壑、油田井架、生产一线、勘探现场才是我的主战场,不能丢了阵地到城里享福。”

如今,永茂依然用自己的双脚丈量着陕北黄土地上的千沟万壑,用笔和镜头书写记录着油田勘探一线。上高坡、下沟塬,他乐此不疲,不急不躁。就像这久经风霜剥蚀、雨雪冲刷的黄土塬,看似表面平坦,实则深邃久远、厚重弥坚。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