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防空警报器,我一发声就预示着敌人来空袭了,或者发生了不好的事情。因此,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我是比较“低调”的。我最近一次发声,是在2020年的4月4日。那一天,全国各地各族人民深切悼念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我的声音响彻神州大地,江水呜咽,山川悲鸣……
悲痛之余,一些人不禁发出疑问:划破长空的警报声来自哪里?日常生活中怎么不见警报器的身影?那今天我就告诉大家我的安身之处。一般情况下,我被放置在高大建筑物的顶部,因为位置越高声音传播范围越广,古人早就说过“居高声自远”嘛。
由于我身处城市的高点位,管理人员维护起来就比较费力。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淋日晒,我的一些部件也难免失灵,有时无法做到统一鸣响,个别时候还会发生漏鸣、误鸣的现象。因此,人民防空部门想了不少办法,让我不断地升级换代。
近年来,全国多地都安装了智能化操作控制系统,让我变得聪明起来:无论是电路、音频功放,还是喇叭、电机,哪个部位出现故障,我都能第一时间将故障部位、故障程度等信息报告给操作控制中心,让他们随时对我的状态了如指掌,而不需要像以前那样爬上一座座高楼一个一个地查验。
一些单位还为我加上了无线通信锁,在上锁的状态下,我不能随意说话,有效防止了误鸣现象。即便别有用心的人想利用我捣乱滋事,不论怎么摆弄,不经过操作控制中心允许,我是不会帮腔的。
更让我高兴的是,科技手段的进步给了我“七十二变”本领。我原来只是被固定在某一个地方,周围的大楼越来越高,发声效果也越来越弱;后来,转移到越野车上,车开到哪里,我的声音就可以传播到哪里;再后来,我又变身为一个个LED显示屏,矗立在城市广场、学校门前、居民小区,平时播放宣传片和各类广告,所以很多人都以为我就是一个多媒体电视呢!
尽管我的发声渠道多了,声音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但我仍然愿意保持沉默。因为我一张嘴,人们就恐惧、惊慌。但人民防空部门告诉我,在发不发声这个问题上,应该辩证地看待:如果长期不拉防空警报,一旦警报声响起,群众就会非常恐慌,甚至导致混乱;如果选择合适的机会定期鸣响,不仅能够增强大家的忧患意识和国防观念,而且可以引导人们学会如何应对空袭、搞好防护。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不再一味沉默:有的地方在沦陷日将我拉响,有的地方在解放日进行试鸣……汶川地震后,许多地方都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组织警报试鸣活动,提醒人们加强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预防。
我最忙碌的时候当属每年9月的第三周,也就是全民国防教育日期间,全国各地普遍拉响防空警报,并同步开展人口疏散隐蔽、消除空袭后果等实兵实装演练,从中我看到了一个民族不忘历史、奋发图强的良好精神状态。
4月4日的鸣响,可以说是对我的紧急拉动,但仍然实现了百分百的鸣响率。有人由此夸奖我关键时刻反应快,也有人表扬我平时吃苦耐劳。我觉得这确实是我应该做好的,因为国家和人民赋予我的任务就是危险来临时迅速发出警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与每天站岗巡逻的战士一样,也是守护和平的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