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忙万忙,不抓基层就是瞎忙”。习主席指出,实现强军目标,基础在基层,活力也在基层。基层是部队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
省军区系统调整改革后,基层的内涵和外延相比以往发生了很大变化,基层建设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置身改革图强、守正创新的时代,要求我们与时俱进,探索总结符合实际、贴合实情、具备实效的基层建设新模式,全面提升基层建设质量层次。跳出惯性思维和固有套路,在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上下功夫,把内部氛围营造好、让创新活力燃起来显得尤为重要。
枪杆子硬,是硬在基层。我们党在建军治军长期实践中始终高度重视基层建设,我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广大基层官兵作出了重要贡献。离开官兵,再宏伟的蓝图也只能流于纸面,离开官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基层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想要带好兵就要积极转变观念。观念的转变是最根本的转变,只有突破一切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式、传统习惯、路径依赖,才能不断打开眼界和思路,树立起思想统建、以战领建、自主抓建、人才促建的理念,努力为灵魂“补钙”、为本领“升级”;想要带好兵就要坚持问题导向。一批批“新鲜血液”入营,带着“新e代”“拇指族”的标签,基层部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各级领导干部需本着“带着问题”的态度使劲用力,积极寻求破题之策和创新之道,不断推动各项建设站到新高度、新起点;想要带好兵就要坚持对症下药。基层抓建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因地因时因事制宜,不搞“一刀切”,遵循基层建设特点规律,该紧就紧、该放就放,搭建官兵施展才能的舞台,激发各级创造性,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把官兵带得很有血性,把部队带得虎虎生威。
快速转型、跑步上岗、渐进优化,这是目前国防动员系统总体上的人力资源局面。当下基层主官肩上担子和责任都很重,不少单位还是“一套人马、多重角色”。基层带兵人想要发挥好能动性,既要“举好旗子”,加强政治引领,利用交班会、军人大会、党员大会等时机搞好经常性教育,讲清大道理、讲明小道理、批驳邪说歪理;也要“拿好鞭子”,加强行为规范,对不守规矩的、跑偏方向的,及时拿起鞭子赶一赶、打一打,让他们及时回归正轨上来;还要“拧紧绳子”,加强力量统筹,在人少事多的情况下,坚持分工不分家,大项工作一起抓、大项任务一起干、大项活动一起上,集中优势兵力打好每一场“战役”。
(作者单位系上海警备区政治工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