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红其拉甫种出新鲜蔬菜


■李小龙 本报特约通讯员 胡 铮

“上海青、西红柿、萝卜、土豆等品种应有尽有,原本光秃秃的哨所变得绿意盎然。”4月上旬,新疆喀什军分区红其拉甫边防连在温室大棚种植的蔬菜喜获丰收,指导员刘小龙向笔者感慨,前些年,连队官兵只能吃提前两个月从山下送来的蔬菜,如今,不出哨所就可以享受到“舌尖上的福利”,纷纷赞不绝口。

红其拉甫边防连驻守在海拔4300米的帕米尔高原,这里含氧量只有平原的48%,抬头是高耸的雪山,低头是坚硬的石头。

2012年3月,时任连长张国亮要在高原开荒种蔬菜的想法刚一提出,当即在官兵中炸开了锅。“以前请教过农技公司,技术人员都说很难”“普通粮食都很难种,更别提蔬菜了……”

可偏有人不信邪。张国亮托人从喀什市区买来棚布和钢筋等材料,在连队营门外建起600多平方米的温室大棚,种植用土更是让官兵挖了又挖、松了又松,菜苗和种子是自己专门下山精心挑选的。万事俱备,张国亮带领官兵种下精心呵护的菜苗,想在冬天让大家吃上可口的蔬菜,一有休息时间,就进大棚忙活,可没想到花了这么多心思,那年冬天仅仅长出了几棵蔬菜。

第一年失败的种植经历并没有让张国亮放弃。2013年开春后,通往哨所的路畅通了,张国亮请有种植经验的老乡和农技公司技术人员来队指导。大家一致认为,要想在高海拔地带种出蔬菜,必须要把土壤全部换掉,大棚内的湿度、温度、通风、菜苗等各个环节都要精准把握。第二天,张国亮便联系卡车运来一些营养土。护边员拉其尼·巴依克闻讯,主动把家里的“营养粪土”用牦牛车拉来,列兵杨坚刚有种植蔬菜的经验,主动请缨担任连队种植养殖员。

经过近8年的精心栽培,如今官兵一年到头都能吃上源源不断的新鲜蔬菜。“在这里种蔬菜很有讲究,菜苗用的肥料都是老乡家的牛羊粪土,大棚内的温度早上要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下午是20摄氏度左右,晚上是15摄氏度左右,平常要勤通风,一个星期要浇2次水……”说起多年种植经验,杨坚刚头头是道。红其拉甫边防连在高原哨所种出新鲜蔬菜的故事在西域小城口口相传,成为一段美谈。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