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视点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不灭光辉不朽身

——6位回国志愿军烈士的家国故事


70年前,志愿军将士告别亲人,远赴抗美援朝战场,将青春刻进烽火,用赤子之心保和平卫祖国,19.7万烈骨忠魂从此长眠在了异国他乡。

2014年以来,我国先后迎回6批599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于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去年清明节期间,退役军人事务部与多个部门共同发起一场浩大的“寻找英雄”媒体行动。在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下,通过DNA检测等方式,6位烈士的身份得以确认,迎来了与亲属阔别半个多世纪的“团聚”。

陈曾吉、方洪有、侯永信、冉绪碧、许玉忠、周少武——这6名烈士,牺牲时最大的31岁,最小的不过19岁。斯人已逝,我们现在只能通过亲属的回忆,捡拾一些他们的生活“碎片”。

这些碎片,是一句“来生再见”的遗言,是一盏照亮人生理想的桐油灯,是家人凝视了半个多世纪的黑白照,是一杆弟弟从牺牲兄长手中接过的钢枪。

1962年,郭沫若为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题诗:“煌煌烈士尽功臣,不灭光辉不朽身”。燕归花开,清明将至,让我们在这些片段中感受烈士们的不灭光辉。

烈士陈曾吉——

长兄牺牲,弟弟参军

■白亚东 本报记者 屈雷宇

1930年5月,陈曾吉出生于吉林省延吉市长安镇磨盘村,兄弟四人中,他排行老大。“大伯哥人很好,童年时就知道处处让着比他小的孩子。”陈曾吉烈士的二弟媳金春今回忆说。1947年,时年17岁的陈曾吉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报名参军。金春今记得,她后来曾两次在村里见到过回家探亲的陈曾吉。

陈曾吉入朝参战后,母亲黄凤金无时无刻不牵挂着他,可直到签订停战协定的消息传来,望眼欲穿的她始终未能见到儿子平安归乡。

直到1955年,陈曾吉的烈士证送到了家中,家人才知道他已经牺牲。官方提供的信息显示,陈曾吉1950年随部队入朝作战。当年的7月1日,身为班长的陈曾吉在朝鲜江原道与敌作战中壮烈牺牲,年仅20岁。和烈士证一起送来的,还有一张陈曾吉的军装照片,这也是他留下来的唯一影像。

陈曾吉的母亲在临终前把照片交给二儿子保管,如今,在金春今老人家中,这张军装照,依然摆在屋内。

“后来陈曾吉3个兄弟都主动报名参军。”金春今老人回忆说,大伯哥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后,丈夫陈寿山和两个小叔子也纷纷报名参军。但乡政府考虑到要给陈家留下一个劳动力务农和照顾母亲,没有批准陈寿山入伍。陈虎山、陈虎吉两兄弟如愿参军,接过钢枪成为了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或许是陈家四兄弟踊跃参军保家卫国留下的红色基因使然,陈家后代也不甘落后,陈寿山家的两个儿子和陈虎山家的二儿一女,也相继参军报国。

烈士侯永信——

68载,无字碑刻上英雄名

■谭长俊

今年清明节前夕,在家人苦苦守望了68个春秋之后,“烈士侯永信之墓”7个沉重的大字终于镌刻在了一块无字墓碑上。

在辽宁省灯塔市柳河子镇上柳河子村的一个墓园里,家人在得知侯永信牺牲后,便为他垒起一处衣冠冢,立起了一块无字碑,每年清明,家人都要前去祭扫,寄托哀思。

侯永信,1920年出生,辽宁省灯塔市柳河子镇上柳河子村人。自他参军后,家人便和他失去了联系,1951年4月,侯永信牺牲在朝鲜战场,次年,村里为家人送来了阵亡通知书。

侯辅吉记得,自从懂事起,父亲就经常和他念叨叔叔的事,“你有个叔叔,叫侯永信,他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牺牲了,他是为国家牺牲的,很光荣。”

去年9月,侯永信的侄子侯甫元,侄女侯甫兰、侯甫坤作为受邀烈属代表,赶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参加烈士认亲仪式。在下沉式广场,他们仰望英名墙,看到了“侯永信”3个字,不禁泪流满面。

“多年失去联系的亲人终于找到了,叔叔我们想你呀!”侯永信的侄子侯甫元,侄女侯甫兰、侯甫坤难掩心中激动之情,饱含热泪,接过了退役军人事务部颁发的致侯永信烈士亲属的《慰问信》和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的DNA亲缘《烈士鉴定意见书》。

清明时节寄哀思。“叔叔,你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我们为你自豪和骄傲。”扫墓时,68岁的侯甫元抚摸着烈士墓碑喃喃自语,实现了一场跨越半个多世纪的重逢。

烈士许玉忠——

说完“来世再见”,就冲了上去

■黄子岳 赵程彰

烈士许玉忠的家乡赵官村,坐落在河北省沧县大官厅乡。

这是一张被家人珍藏71年的立功喜报,喜报虽有残缺,但字迹依然清晰。上边写着:青沧县七区赵官村许玉忠同志在秦岭战役中建立了“英勇追敌不怕困难完成任务”三等功绩。

“许玉忠是我的三大伯。”今年65岁的许同海说起许玉忠烈士,脸上写满了骄傲与怀念。“他1948年参军入伍。”许同海回忆,当时曾听说他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了,家人一直不敢相信,直到烈士证、烈属牌和抚恤金等送到家中,许家才确认许玉忠牺牲了。

许同海说,有从前线回来的同乡告诉家人,许玉忠已经牺牲在朝鲜。这位同乡回忆,部队组成了一支突击队,向敌人的一个高地发起攻击。战斗开始前,已是副班长的许玉忠,跟其他战友打了一声招呼:“来世再见吧!”就带领全班战士冲了上去。中弹牺牲倒地时,他还保持着端枪冲锋的姿势。

“来世再见”,这是许玉忠留下的最后一句话。1991年,许家重修家谱。虽然许玉忠没有子嗣,也不知长眠何处,许同海依旧把三伯的家谱续上,他始终坚信,有一天,三伯一定会回到这片生养他的土地。

去年9月29日,许玉忠烈士的侄子许同海、许同桥等人前往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认亲仪式。临行前村里的乡亲来送行,乡亲们交代,带上家乡的金丝小枣、花生、鸭梨,让烈士“尝尝”老家的东西。“三伯回国就等于回家了,也了却了我们一家人的心愿。想起家里老人找到了,特别特别开心。”多年的愿望终于达成,许同海眼角泛着泪花说。

烈士方洪有——

两个难忘的春天

■丁宏旺

祖国从未忘记,烈士从未走远。烈士方洪有,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人,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34师101团警卫连战士,1951年牺牲,年仅29岁。

树枝挂粉、碧水绕村。前往烈士家乡当涂县姑孰镇龙华村的路上,经过一栋栋白墙黛瓦的小楼,在一幢两层小楼前,记者见到了烈士方洪有的侄子方直文。

“要不是因为疫情,今年本打算再去一趟沈阳……”烈士的哥哥方洪启已过世,侄子方直文也年过六旬。“近70年了,祖国始终没有忘记他们,还花这么大的力气将烈士们接回国……”简单寒暄后,老人端出《烈士鉴定意见书》和红彤彤的《慰问信》,饶有兴致地回忆起往事。

提到叔叔,有那么两个春天永远留在方直文的记忆里。老人解释说,一个是1949年的春天。那时他还没出生,是在父亲一遍遍讲述中才牢牢地印刻在脑海中。兄弟自幼父母双亡,相依为命。兄弟俩,靠讨百家饭和卖苦力长大。1949年4月,当涂县解放,兄弟俩迎来了真正的“春天”。父亲告诉方直文,当时方洪有要去参军,他大力支持。

另一个春天,是去年的春天。方直文的二女儿方娟在网上看到了24位烈士的名单,并留言“方洪有就是我的小爷爷”,经过确认,终于寻亲成功。回想起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内摸到叔叔“方洪有”的名字,方直文眼角发红:“多少年来,父亲在清明、冬至时都要为叔叔烧上一把纸。”

院子内,一株月季正在绚丽怒放。正是无数像“方洪有”这样的烈士,用他们的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生活,换来了一个又一个明媚的春天。

烈士冉绪碧——

弃笔从戎,扛枪卫国

■本报特约记者 朱 勇 通讯员 黄 韧

一个木制算盘,一盏桐油灯,一个简易木制书箱,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馆,3件由家人捐赠的烈士冉绪碧遗物静静地“躺”在展柜中,透着书卷气息,让参观者不禁遐想,是什么让这位书生弃笔从戎,最终捐躯异国?

一位70年前的读书人仿佛就站在我们面前。

烈士冉绪碧,1949年9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4月22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为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60师180团战士。四兄妹中,冉绪碧排行老三,大哥、二哥均已去世,妹妹健在。侄子冉方章、冉方禄现居住在湖北省利川市柏杨坝镇龙兴村。

清明节前夕,记者通过当地人武部再一次联系到了冉方章,他为记者介绍了3件遗物背后的故事。

冉绪碧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学习能力。为支持他读书,在那个节衣缩食的年代,父亲冉启基只能让哥哥妹妹辍学,全身心供应冉绪碧读到了五年级,并为其购置了学算数用的算盘。

而为了读书,冉绪碧早出晚归。一大早出门,翻越四五里山路,傍晚才返回。当时没有电灯,晚上如何学习成为一个难题。冉启基咬牙用家里的12斤苞谷换来了一盏桐油灯。

渐渐地,私塾教育已经满足不了冉绪碧的成长需要。冉启基又用60斤苞谷,为冉绪碧聘请了一位教书先生。为了便于保存越来越多的学习书籍,冉启基还特意聘请同乡的木匠师傅为小儿子手工制作了一个书箱。

3件学习用品,既浓缩了父亲为支持冉绪碧读书以改变命运的希冀,也启蒙了这个乡村少年的思想。为了追寻革命理想,冉绪碧放下书箱,扛起钢枪,并奉献了自己的全部。

烈士周少武——

一张珍藏多年的证明书

■张建平 李 军

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坡头镇店留村的周波家里,一直珍藏着一张特殊的证明书。

这是一张早已被岁月洇渍得发黄的证明书。上方是两面军旗,四周边框为深褐色,左右两侧是齿轮和麦穗图案,上下还印有坦克、飞机。

这张有些破损又看似简单的证书,却分量极重,价值千金。这是志愿军烈士周少武的“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

周少武年少参军,牺牲时未婚,没有子女。弟弟周观富已于2014年去世。周观富老人的孙子周波向记者回忆,从小他便经常听爷爷讲述大爷爷的故事。爷爷告诉他,两兄弟从小相依为命,感情很深。后来一起逃荒到陕西,在那里,年仅17岁的周少武决定参军入伍。

自那以后,兄弟二人便失去了联系。后来,他回到老家济源,一直四处打听消息,却始终杳无音信。直到多年后,周观富收到了这张“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他这才知道,哥哥已经牺牲在朝鲜战场。周观富一直珍藏着这张证明书,常常拿出来睹物思人。后因年代久远有些磨损,他还专门请人用玻璃镜框装裱。就这样,这张珍贵的证明书被老人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过去几十年,周观富一直惦念着要把哥哥“接回家”,却未能如愿。2014年,周观富临终前,把这张珍藏了一生的证书交给子孙保存。

或许是巧合,也或许是上天的安排。就在周观富去世后不久,长眠异国多年的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开始逐批次回国,第一批回国的烈士遗骸中就有周少武。可惜,周观富未在生前得知这一消息。

燕归花开,又至清明。让我们满怀敬意,向这张用烈士生命换来的“证明书”致敬。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