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军迷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不断变革的战机“霓裳”


■李 享 刘锶铭

采用粉红色涂装的“喷火”式战斗机

对于战机来说,涂装可以说是它们的“霓裳”,只不过涂装更加强调实战效果,而不是以美观为先。

早期飞机并没有涂装,由于当时的飞机以木材制造机身,以布料作为蒙皮,容易受潮腐烂,所以当时的飞机设计师在飞机机体表面涂抹油漆防腐,这便是最初的飞机涂装。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军用飞机涂装在防腐蚀的同时,兼具表现个人特色。当时的德国空军王牌飞行员冯·里希特霍芬获得“红男爵”的绰号,正是因为他将其所驾驶的双翼战斗机的某些部分涂成血红色。这种鲜艳涂装便于地面部队识别敌我,同时也为纪念以血红色为标志色的第1枪骑兵团(冯·里希特霍芬从军校毕业后即分配到第1枪骑兵团)。冯·里希特霍芬指挥的第11中队队员也纷纷效仿,将自己战斗机的某些部分涂成血红色,再加上他们五花八门的个人标志,该中队被人戏称为“空中马戏团”。有些英军战斗机的机鼻也涂成血红色,以示“一定要击落‘红男爵’”的决心。后来,冯·里希特霍芬甚至将他驾驶的最后一型战机福克Dr.Ⅰ三翼战斗机从头到尾全部涂成血红色。

随着战争形态发展,各国战机涂装更加注重隐蔽性,根据季节、地域、机种和任务不同,采用不同涂装。比如,苏联空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主力战斗机伊-16,就采用“变色龙涂装”,涂装在1年中会有3次变化,春季用绿色涂装,秋季用土黄色涂装,冬季用白色涂装。再如,英军“喷火”式战斗机的粉色涂装,能够很好融入傍晚的天空。

人类第一枚原子弹爆炸后,引发各国对军用飞机涂装的重新思考。美军在核爆炸中发现,无涂装或涂有白色油漆的军用飞机能更好反射核爆炸释放出的光辐射。因此,从美军的B-47、B-52轰炸机、F-104战斗机,到苏军的米亚-4、图-16轰炸机、米格-21战斗机等都没有涂装,直接展现出金属蒙皮的原本颜色。除防核爆炸光辐射外,金属蒙皮还可以倒映周围景象,使战机融入其中、隐蔽自己。不过,呈曲面的金属蒙皮会向任何方向反射阳光,人类肉眼能在很远距离上发现发光物体,反倒易暴露战机位置。

随着科技和工艺的不断发展,军用飞机涂装聚焦在低可视化上,最先采用低可视化涂装的是美国海军。20世纪70年代末,美海军在F-14舰载战斗机上使用浅灰色低可视化涂装,与海天融为一体,在可见光条件下不易被发现。

至于军用涂装的未来发展,各国发展路径并不相同。美空军研究表明,中低空环境中的最佳涂装是浅灰色,高空环境中的最佳涂装是深灰色。至于U-2、SR-71这些在大气层边缘飞行的侦察机,则选用黑色涂装,以融入黑色太空背景中。

相比美军,俄军战机涂装向多色化方向发展。2013年,俄国防部决定恢复原来的战机多色涂装,根据地域和空域特点改变涂装,出现了苏-27战斗机、苏-34战斗轰炸机的“迷彩涂装”,苏-35战斗机的“紫茄子”涂装和苏-57战斗机的“像素涂装”等多种涂装。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