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张照片有区别么?都戴着口罩。”
“有啊。你看,黄咏梅护士有双单眼皮,吴昊护士是双眼皮。你再看,赵玉英医生的眼角下方有颗痣……”
这是发生在编辑部的一段对话,我猜想,它或许也曾发生在火神山医院的病患之间,用来加深属于他们的一种特殊记忆:“虽然我看不清你的脸,但我知道你很美。”
疫情发生后,人民军队闻令而动。从除夕夜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紧急出征到进驻火神山医院,一批又一批医护人员逆向前行。
人们称赞她们是英雄,但她们说,自己不是英雄,是使命职责所在。
这世上哪有天生的英雄,有的只是面对急难险重时,一次又一次挺身而出的凡人,用生命守护生命的义举。
为致敬生命,致敬“她”和“她们”,我们推出视点:《战“疫”面孔》,和读者分享她们的故事。
原本想为每一位“面孔”拍摄一张不戴口罩的“无码”人物肖像,让读者看看“天使”的真实容颜。但出于安全考虑,我们最终放弃了这一想法。
但,“你以为戴上口罩,我就不认得你了吗?”又或者“你以为摘了口罩,我就记不得你了吗?”
当然不会。我们依然,并将始终,认得你、记住你。
没见过你的样子,但记住了你的眼睛,和你写在防护服上的名字,甚至于记住了你身上淡淡的消毒水气味。
伟大藏在平凡的背后,患者的目光也时常定格在你的背后,锁定你的名字,并将它刻于脑海。这些,或许你现在还不知道,但最终你都会知道。
有一位患者说:“说星星很亮的人,是因为没有看过这些白衣天使的眼睛。在隔离治疗的日子里,她们的眼睛给了我莫大的希望。”
口罩可以遮挡病毒,但遮不住她们眼睛里的担心、鼓励和牵挂。一个眼神扛起了一个热切的等候和一个满怀的期盼。谢谢你们的守护,可爱可敬的白衣天使。
“亲爱的,等我出院,我要喊出你的名字,你敢答应吗?”
本版照片由王皓宇、陈 晨、本报记者王传顺、范显海提供
制图:张 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