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疫情终有期,动员须常备


■薛志亮

疫情终有期,动员须常备。这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给国防动员战线的一个重要启示。

过去,人们习惯把动员准备的重点放在后备兵员、信息技术、装备平台、交通运力等显性要素上。这固然是必要的,但也是不够的。疫情突发,一时间,不起眼的口罩成为战略性紧缺物资,需要广泛动员,紧急生产,快速调运。大量实例表明,一些平时常见常用、似乎无关紧要的物资产品,往往会在公共事件突发或战时需求激增、十分紧缺,甚至会成为影响事态或战局发展的关键因素。马岛战争期间,战场浓烟曾造成英军官兵大量伤亡,单人呼吸防护器成为前线紧缺物品,日产量要求从2000套激增至11000套。

国防动员,应立足底线思维出发去筹划准备。眼光要从显入微,切实从“战场必需和急需什么”“动员时效要求是什么”等具体问题出发,制定动员预案。毛主席曾指出,“任何一级的首长,应当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来说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在他看来,“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不仅包括作战部署、指挥方式、政治工作等大而显的方面,还包括“消耗和补充”“作战和休息”这些具体问题,甚至包括“在给养丰富的地方要注意不使战士吃得太饱,在给养不足的地方却要注意不使战士饿肚”这样的细微问题。

同时,要把“今夜就要打仗”作为底线去规划动员建设,作为红线去校验动员能力。这就需要动员战线各层级指挥员、组织者、协调员都要学习和研究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动员的影响及要求,掌握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国防动员的规律特点,找准制约国防动员创新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找到提升国防动员实战化能力的有效途径。

尤其重要的是,要使动员规划方案、实施预案、演练拉动等实际工作和行动,切实“实”起来。这里的“实”,就是符合战争实际,“是要用心去想一想才行的”,决不应是凭空想象出来的。由此观之,闭门造车而成的动员方案、大而化之的动员计划,应当焚而化之,重新制定;场面好看、背景简单,一句“按计划执行”就能包打天下的动员演练,必须叫停。如此,方能把动员准备这项战略基础工程浇透夯实,才能为“今夜之战”提供坚强支撑。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