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李顺才在解放大西南战斗中浴血奋战,多次立功;叔父李太周在西藏戍边三载,无怨无悔;我辈四兄弟齐聚雪域高原,矢志戍边……”近日,西藏昌都军分区党委机关网上,四级军士长李和朝一家三代人参军报国的故事,引起官兵热议。
受疫情影响,该军分区将教育课堂搬到网上,利用内部网络,开设“红色家史”专栏,一批“兵三代”“藏三代”的家国故事也由此被挖掘出来。
“跟着共产党有奔头,好男儿就是要当兵,我希望李家男儿都到部队去建功立业。”李和朝说,这是爷爷在世时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们家的家训。
1947年,李顺才积极响应号召,来到第二野战军某部服役。从战士到干部,李顺才每次战斗都冲锋在前、作战英勇,被战友称为“拼命三郎”,多次立功受奖。退伍返乡后,李顺才被分配到老家贵州省威宁县党校工作。因放心不下家中年迈的父亲,几年后,他便辞去工作,回到乡下当了一辈子农民。
“军营是一个大熔炉、一所大学校,期待你们到部队去淬炼成钢……”当时已经70岁的李顺才,不仅坚持参加村里的党组织活动,还利用各种时机给年轻的后辈讲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鼓励他们到部队去建功立业。
在父亲的影响下,1978年,李太周入伍来到西藏军区某部服役。戍边三载,父亲的谆谆教导时刻激励着他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在雪域高原留下了奋斗的青春足迹。
幼承庭训。2004年,李和朝来到雪域边关,成为一名高原战士,他始终牢记爷爷的教诲和家训,训练下苦功、任务冲在前,很快成为连队的“精武标兵”。2009年,弟弟李和庆跟随哥哥步伐来到雪域。巧合的是,兄弟俩竟被分到同一个连队。从那以后,兄弟二人互相鼓励、暗地较劲,并于2017年同时荣立个人三等功。2010年和2011年,堂弟李宗鹏、李佩宇先后来到西藏昌都、山南某部服役。自此,李氏四兄弟齐聚雪域,逐梦军营。
“当兵才知道帽徽为什么这样红,当兵才知道肩章为什么这样重,当兵才知道祖国的山河在心中……”哼唱着这首脍炙人口的歌谣,站在雪山望北京,四兄弟对“好男儿就是要当兵”的家训有了更深切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