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论坛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抓安全管理需下绣花功夫


■吴 迪

在《福尔摩斯探案集》电视剧中,一次,华生问福尔摩斯:“咱俩形影不离,为什么每次都是你先弄明白案件真相?”福尔摩斯说:“因为我总在观察。”华生辩解称自己也在观察。福尔摩斯反问道:“门口的楼梯咱们每天都要走,你知道它一共有多少级台阶吗?”见华生答不上来。福尔摩斯说:“是17级。你只是‘看见’,而我是‘观察’。”

抓部队安全管理亦是如此,要注重细节,下绣花功夫。有的单位能几十年保持零事故、零案件,有的单位则时不时“冒泡”,究其原因,关键是“冒泡”单位的管理人员对身边事物采取的是“看见”而不是“观察”的态度,抓安全管理工作不细心、不深入,导致身在兵中不知兵,出现苗头隐患不知情。

对于周围习以为常的人或事物,人们往往知其大概、知其浅表后,便不再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直至发生质变时,自己仍蒙在鼓里,后知后觉甚至不知不觉。

海恩法则告诉我们,每一起严重事故背后,必然存在29次轻微事故、300次未遂先兆及1000个事故隐患。对隐患、苗头、征兆的忽略,是导致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发生的罪魁祸首。

“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抓小抓早,是防范事故的铁律。能否第一时间发现官兵的不安全行为、装备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是规避安全风险和减小事故损失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在抓安全管理工作时,要有观察的态度,注重细节,常用“放大镜”寻找,及时发现问题隐患苗头,预判事物发展走向,将安全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例如,一段时期以内,官兵热衷讨论的话题、集中出现的行为,折射出的是官兵的倾向性思想认识;个别人员的训练成绩、值班状态和工作劲头等发生较大变化,背后必然有某些原因推动促成,等等。只有深入细致从个性问题发掘深层原因,从倾向性问题找到问题隐患苗头,才能避免出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后果,确保安全工作形成底数清、情况明、全覆盖、不遗漏的常态机制,实现单位建设发展的安全稳定。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如果不注重细节,防患于未然,就可能被一颗小石子绊倒,因一块青苔滑倒。从许多安全事故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最终引起大麻烦、大问题的,往往是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小问题、小隐患。未雨绸缪,胜过亡羊补牢。安全管理是部队的综合性、经常性工作,渗透部队建设方方面面,贯穿于各项工作和任务全过程,是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各级管理者应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吃饭看饭量、睡觉看睡相、工作看干劲、习惯看变化等方面,从细微处去洞察官兵的内心世界,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事故苗头,确保部队安全稳定。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