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阻击战正值较劲时刻。打赢这场战“疫”,首先需要我们树立必胜的信心。当下,党政军民勠力同心,全力以赴这场战“疫”——

草木蔓发 春山可望


■魏联军

人间正道是沧桑。

庚子新春,大江南北,党政军民勠力同心,打响了一场新型冠状病毒遭遇战、阻击战。全国上下毕其功于一役,汇伟力而求胜。

群众眼中,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重大疫情;军人眼中,这是一场排山倒海的人民战争。这场战“疫”,对于发挥国防动员伟力、铸造“心胜工程”、决胜未来战场,有着深刻影响和现实借鉴。

思想定力是最好的免疫力

很多人想不到,继口罩外,双黄连口服液会成为这场疫情的又一个“网红”。

1月31日晚,“双黄连口服液对病毒有抑制作用”的消息刷爆朋友圈,一夜之间,各地双黄连口服液被抢空!

谣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传媒”,猛于虎豹。“武汉实际感染人数超过十万人”“武汉的小汤山建在水源地上”等谣言像病毒一样弥漫扩散,加剧“三人成虎效应”。

如果是真枪实弹、血雨腥风的战争呢?细思极恐。要是那一天来临,这种思想防线能否经得起炮弹轰炸和舆论攻击?!

比疫情传染更快的是人心恐慌,它跑得比真相快。这不禁让人想起2003年非典时期的板蓝根和2011年福岛核电站泄漏时期的食盐。

放眼世界,不乏前车之鉴。在历史上那场被称作“末日瘟疫”的西班牙大流感中,恐慌似火燎原。疫后,西班牙政府躬身反思:被精准地概括为“是恐惧,而非疾病本身——几乎将社会粉碎。”

纵观人类征战史,思想防线的强弱关乎战争胜负。1941年11月7日,纳粹德国军队已兵临城下,斯大林决定如期举行阅兵,检阅后部队开赴前线。阅兵场上,官兵士气高昂,民众同仇敌忾,苏联军民创造“一个冬天里的奇迹”,最终击溃侵略者。

1917年,23岁的毛泽东写了一篇雷霆雄文《心之力》:“故吾辈任重而道远,若能立此大心,聚爱成行,则此荧荧之光必点通天之亮,星星之火必成燎原之势,翻天覆地,扭转乾坤……”至今读来,黄钟大吕,振聋发聩。

心胜则兴,心败必衰。国民定力事关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思想防线”关乎万里江山。无论是和平年代的突发重大公共事件,还是战争时期骤然而至的战火,公民缺乏心理定力,引发集体惶恐,乃安邦治国大忌。

心中有定数,脚下有定力。中国是世界大国,大国公民要有大的气度和格局。如果我们不注重培养塑造这种思想自觉和心理定力,将来如何迎接更多未知的、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全民战“疫”凝聚必胜力量

疫情面前,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疫”起湖北。这场席卷全国的重大疫情,也让湖北特别是武汉站在风口浪尖。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紧急驰援荆楚大地的,既有军队的迷彩方阵、地方的白衣天使,更有来自祖国大家庭的医疗用品、瓜果蔬菜……隔离的是病毒,隔不断的是大爱暖流;阻击的是疫情,阻挡不住的是休戚与共!

灾难面前更需要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公元前506年,吴国军队攻陷楚国国都郢都,楚臣申包胥到秦国求援,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七日勺饮不入口,秦哀公为之赋《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秦王誓师时,吟诵这首慷慨激昂的从军曲,与楚国联手抗吴,击退吴兵。

诗经《小雅·常棣》有云:“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应该看到,武汉市在信息发布、慈善捐助、防控举措等方面确有失当不妥之处,但不能殃及湖北人民,他们是无辜的。

武汉的500万人,他们大多不是恐慌的逃兵,大多数在疫情还没有爆发之前是归乡的游子、放假的学生……坊间流传那么多关于武汉人的段子,让人听起来一点儿不开心,而是寒心!

当下,需要的是中华儿女万众一心筑起血肉长城,我们不应在湖北人民饱受疫情围困之时,再经受歧视漠视的“次生灾害”。

“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今年春晚舞台上,一曲《万里长城永不倒》,听得无数炎黄子孙激情奔涌、热泪盈眶。当歌声飘过,我们亟需筑就万众一心群策群力的血肉长城,凝聚众志成城决战决胜的磅礴力量!

守好心中的“精神根据地”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说:“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病魔让人咬牙切齿,信心让人热泪盈眶。近日,某院校和媒体联合对1.1万名民众做了“抗击疫情,你做了什么”全国网络问卷调查,66.9%的有焦虑感,58.2%的有恐惧感,71.7%的有担忧感,96%的表示有信心。

打赢中国战“疫”,亟需华夏思想一盘棋;制胜未来战争,呼唤神州精神一座山。

著名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说:“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才是锋利的刀刃。”解放战争初期,美国军事考察组来华考察后给出结论:国民党占据大片土地,但共产党占据大片民心,这是赢得胜利最可靠的根据地。共和国那轮红日喷薄而出的前夜,毛泽东万千感慨:“民心是最有力量的!”

在当前抗击疫情的关键阶段,人人都充满着对力量的期待。然而,一个人、一支队伍、一个民族,如果内心缺乏强大的精神力量,而安全依赖外部的人力和物资力量,很难取得最终胜利。

大年初一,习主席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时强调,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个民族的“心胜”,往往是在命运经受大挫折、前进遇到大艰险、发展面临大困难之时的灵魂淬火与精神锤炼。面对疫情,无论最美“逆行者”,还是在家“蜗居”者,每一个人都是战士,都是一道长城“垛口”,心中都有一片“根据地”,身旁都有一片防火墙,脚下都有一段隔离带,我们是命运共同体,任何人都不能置身事外。

没有治不愈的伤,没有过不去的荒凉。中国战“疫”的每一个地方都是考场,我们都是答卷者。每一双同舟共济的手掌,都将汇聚中国力量;每一个热血澎湃的胸膛,都将挺向胜利前方。

万众一心,犹不可挡,况十数亿乎!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