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农历腊月二十,地处深山的湖北省恩施市红土乡天落水村寒意逼人。而刚刚竣工的董家河大桥上却是一片笑语欢声、暖意浓浓,村民们三三两两或驾农用车或骑摩托车过桥去集镇赶集。
“你看我车上,都是村里的山货,白柚、椪柑、橘子、腊肉,桥修通后,再也不愁东西卖不出去了!要过年了,我这一车都是抢手货哟!”见到与记者同行的恩施市人武部部长董高,63岁的村民李长文熟络地上前打招呼。
天落水村山高路远,过去没有桥,水流湍急的董家河挡住了周边9个村民小组2700多人出行的路,曾有20多位乡亲因涉水过河而失去了性命。
要致富先修路,对于天落水村来说,首要的则是架桥。这也成了恩施市人武部与该村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后要啃的第一块“硬骨头”。
山区架桥谈何容易!董高创新提出“1个县级人武部牵头3个地方单位,组成1个‘131’扶贫工作队,定点帮扶1个贫困村;1名民兵干部带领3名民兵,组成1个‘131’扶贫小分队,重点攻坚1户贫困户”的“131”扶贫模式,将扶贫工作由“单打独斗”上升到“联合作战”。他到发改局跑项目,到财政局要资金,运管局负责立项和质量监管、公路局负责桥梁设计和施工、市场监管局负责施工队伍的生活保障。
2019年8月,村民世世代代期盼的董家河大桥终于正式竣工。村民特地在桥头立了一块石碑,“军民连心桥”几个大字分外夺目。
天落水村地处崇山峻岭,过去,住在高山上的群众,真的像它的名字一样,只能靠“天落水”吃水,碰上旱季,还得下山挑水喝,来回一趟就得两三个小时。为破解群众喝水难题,人武部带领天落水村“131”扶贫小分队穿越无人区,爬过海拔近2000米的铁架山,三探地处绝壁的鹰嘴崖,终于在深山老林中找到了一眼清泉,多方协调资金1160万元,集中建水池、分户修水窖,铺设管线16公里,实现了“一管清水进农家”。老百姓交口称赞:“千难万难,人武部扶贫队来了就不难。”
“现在桥通了,水也通了,产业越来越大,我们还要继续做好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村里正在修建茶厂,大家要加油干啊!”1月14日,董高一席话引得阵阵掌声。
桥通了,但比这更令董高欣慰的是,人的思想通了。
天落水村村民张岸锋,在妻子离家出走后一度消沉,靠政府救济过日子。董高先后8次找张岸锋谈心,鼓励他不等不靠、勤劳致富。通过实地考察,董高发现张岸锋家紧邻优质水源,建议他搞石蛙养殖,并委托民兵连长董涛带领养殖大户周修林等3个民兵组成“131”扶贫小分队,与张岸锋结成帮扶对子,帮他买来书籍资料、聘请技术人员,并帮助他协调无息贷款10万元。如今,张岸锋的石蛙养殖已发展到2万多尾,年收入近20万元,逐渐重拾生活信心,还通过股权分红为12个贫困家庭带来收益。
走上宽敞的大桥、看着充满生机的石蛙、拧开汩汩流淌的自来水,看着村民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脸,昔日闭塞落后的偏远村庄,已经焕发出了新的光彩和无穷魅力……
这个“通”字,是天落水村土家人的幸福浓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