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进行的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中,习主席强调,充分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特色和优势,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我国地域辽阔,各类自然灾害频发,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无论是抢险救灾,还是事故救援,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都离不开武装力量的积极参与和有力协助,有时甚至要发挥“排头兵”“主力军”的作用。健全军地联动机制,是有效凝聚救援合力、应对各种灾害事故、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现实需要。
建军地信息共享共用机制。抢险救灾,时间就是生命。这其中,信息至关重要,只有及时获取处理和传递灾害事故信息,才能保证军地有关力量闻令而动、迅速行动、高效救援。为此,在加强灾害事故预警监测的基础上,应打破行业壁垒,建立军地信息共享共用机制和重要情况通报会商制度,确保军地救援力量能够联合决策、快速反应、协同行动。
畅通需求提报对接渠道。科学用兵、精准救援,需求牵引是关键。平时,军地有关单位应共同研究制定应急预案,深度搞好任务、行动对接,尤其是要明确军事力量参加救援的主要地域、兵力规模、联系方式、指挥协同及相关保障等事宜,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军地联训联演,磨合指挥、整合资源、聚合力量。灾害事故发生后,应适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军地联合指挥机构,统一筹划协调救援行动,分域指挥军地力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组织救灾救援光靠热情和勇气不够,需要专业力量当先锋、专业人才打头阵、专业装备作支撑。俄罗斯专门设有航空应急救援技术局,全国拥有应急救援直升机400余架;德国救援直升机的数量超过300架,境内任何一点,15分钟内即可到达;法国航空紧急救援队配备60架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可实施覆盖法国全境的航空紧急救援。因此,加强专业救援装备建设势在必行。
应加强军地科研协作,创新发展新型救援技术手段和装备器材,为军地专业力量遂行任务提供有力保障。探索建立政府储备、部队调用、定期补充、军地共管的救援装备保障机制,由地方各级政府在重要地区和任务部队预置预储部分专业救援装备,由军地有关单位负责日常管理,相关部队遂行应急行动时可就近调用、统筹使用,同时,由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和行业系统对装备器材进行维护保养和定期补充,确保装备处于良好技术状态,确保随时能用、急时好用、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