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练兵备战中,个别同志陷在舒适区里沾沾自喜,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在训练上,有的怕苦怕累,只求过得去,不求练得精;有的训练课目设置过于简单,不敢不愿把自己逼到绝境、练到极致……诸如此类,都是不愿跳出练兵备战舒适区的表现,与“刻苦训练、科学训练”的要求相去甚远。
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舒适区培养不出血性虎气,也锻炼不出强大战斗力。只有跳出舒适区、适应区,才能提升练兵备战的层次和境界。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以色列作为一个国土面积仅有2万平方公里、人口800多万的小国,却成为中东地区不可小觑的军事强国,很重要一点就是以色列军队练兵备战坚持超越极限。一位外国军事记者针对“地狱训练”这样写道:“看得出来,训练的设计者对战争的残酷性已不抱任何幻想。在这里,千难万险构成了通向战争的魔区。”军事领域作为竞争和对抗最为激烈的领域,可谓“一觉醒来就会落后”,唯有寻求突破、超越自我,才能始终处于前沿位置、谋得优势地位。
有道是:“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一招制敌的绝招往往来自突破舒适区,千锤百炼得到的硬功夫。近年来,武警 “魔鬼周”训练、空军“金飞镖”竞赛、海军“背靠背”演练等一系列军事训练都是练兵备战突破舒适区的有力举措。要想练就绝招,就要跨越训练舒适区,提升训练层次,紧盯未来作战需求设置训练条件,不断提高训练难度强度,让官兵在复杂的战场环境、强硬的作战对手、频繁的战斗转换中挑战生理极限、人与装备结合的战斗力极限,最大限度地把手中的武器练精用好,在挑战极限中练就“高敌一环、多敌一米、快敌一秒”的真实本领,以此实现战时的“一击制敌、一动控敌”。
练兵备战若是长期徘徊于舒适区,则如同温水煮青蛙,精神上滋生惰性,严重锈蚀血性胆气。血性如刀,不磨则不快,不砺则无锋。唯有突破舒适区,多在艰苦环境中磨砺、复杂条件下锻造、实战氛围中锤炼,才能培养官兵的血性胆气。要构设实战化训练环境,坚持在复杂生疏地形、恶劣气候条件下组织作业,多设困局、危局、险局,全面锤炼官兵心理素质;着力提高实战化训练要求,按照训练指标要求最高、困难程度最大、身心砥砺最强开展训练,从而增加官兵敢打必胜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