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马店菜刀”申遗记


■王春辉 本报特约通讯员 王士刚

冬至中原,寒意料峭。

12月11日一大早,河南省漯河市空冢郭镇马店村,三三两两的身影向村子西头走去。

“村西头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店菜刀’代表性传承人宁俊生家的作坊,咱们也去看看。”在源汇区人武部政委刘富俊的带领下,笔者一同前往。

“丁当丁当……”脚还没迈进作坊,清脆的敲打声便已入耳。借着火红的炉光,只见十几名村民正围坐在一名头发花白的老人身边轻声交谈,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着。

见我们进屋,老人起身迎了过来紧紧握住刘富俊的手说:“老刘,多亏了人武部帮俺们村申遗成功,现在我们每天都能接到100多个订单。你看,乡亲们一大早就来学习菜刀锻造技术啦。”

马店村曾是当地出了名的贫困村,5年前,区人武部和马店村结成了帮扶对子。“村里撂荒土地多,中青年又都出去打工了,只剩下留守老人和小孩。刚受领扶贫任务时,我是一宿一宿睡不着。”刘富俊坦言。

后来在一次入户走访中,人武部了解到马店村有锻造菜刀的历史:“马店菜刀”始创于清道光元年,将近200年的生产历史,工艺没得说,但因销路不畅,乡亲只能靠集市摆摊、下乡兜售挣点钱,利润微薄。

“一定要帮村民擦亮‘马店菜刀’这块招牌。”人武部与村委会商定产业帮扶计划,决定以帮助该村申请“马店菜刀”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突破口,带动乡亲脱贫致富。

说干就干。2016年新年刚过,人武部就协调市、区文化主管部门为“马店菜刀”申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出资邀请广告公司为“马店菜刀”设计包装、联合漯美电器电商平台制作销售网页,并联系地方物流公司解决邮递运输问题。当年,“马店菜刀”申遗成功。今年3月,人武部又向河南省相关部门提交了申请报告、项目申报书、品牌保护计划,为“马店菜刀”成功申请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马店菜刀”火了。“前些年一年卖个几百把就已经很可观了。现在通过电商平台,年均销售3万多把、纯收入达90多万元,每个村民每年可增加收入4000多元,”马店村党支部书记宁明春掰着手指头说道,“乡亲们腰包鼓了、笑容多了,学习菜刀制作工艺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

炉火依旧,丁丁当当的敲打声仿佛一支冬日里的交响曲,正带领乡亲们走上脱贫致富的幸福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