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控制好自己的“痒点”


■冯 涛

偶读一寓言故事,说有种叫猱的野兽,体型小、爪锋利,老虎头痒就找猱挠。猱恰到好处的手法,让老虎在享受中放松了警惕。日复一日,老虎的脑袋被挠出一个洞。于是,猱一边吸吮老虎的脑浆,一边拿出一点脑浆献媚地说,它把世上罕见的美食,孝敬给最尊崇的老虎。等神魂颠倒的老虎感到痛时,已生命垂危。

笔者掩卷之余,不禁感慨万千:老虎的下场,就在于没有控制好自己的“痒点”,从而在浑浑噩噩中成了被围猎的对象。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类似的短板,如管控不好就会重蹈老虎的悲剧。

所谓的“痒点”,说白了就是各种贪婪的欲望。很多贪官落马后,总抱怨是朋友害了自己,是家人害了自己,是环境害了自己。殊不知,这些都是外因,是表面现象,实际上真正绊倒自己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痒点”。不控制自己的欲望,任人搔挠“痒点”,焉有不溃之理。再严的高压线、再密的笼子,都是外因,决定成败的内因是自己与自己的较量。当思想防线、心理堤坝越来越松,贪占跑要、奢靡浮躁之风就会愈演愈烈,摔跤之日也就为时不远。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当前,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上,面对各种“糖衣炮弹”,每名党员干部只有更好地控制好自己的“痒点”,才能担起时代之责和历史重任,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控制“痒点”,就要加强党性修养。“众志正则邪不生,志不正则众邪生。”要纯正道德修养、砥砺品行操守,坚持正确的生活态度、文明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情趣,坚决从骨子里抵制陈规陋习和低俗、媚俗文化,恪守做人做事的底线,培树重修养、慎言行、甘清苦、淡名利、尚廉洁的良好操守。

控制“痒点”,就要守住底线。公孙仪爱吃鱼却不收鱼,因为“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这就是典型的底线思维。党员干部能够把党规党纪刻印在心中,外化为为官做人的自觉行动,就不会给围猎者可乘之机。

控制“痒点”,就要防微杜渐。“堤溃蚁穴,气泄锋芒”,一顿饭也能吃坏风气,一杯酒也能喝坏形象。党纪军法没有盲区、也无死角,人生的每一处防线如不及时修补加固,就容易演变成影响自我成长的“痒点”,甚至是死穴,稍有不慎就会“城门失守”。因此,要在自我完善中,练就“金刚不坏之身”,树起党员干部的好样子。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