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群众性练兵比武比什么?怎么比?天津警备区——

变“一枝独秀”为“百花齐放”


■马智铭 本报记者 邢邦明

立冬后的津沽大地气温骤降、寒气袭人。11月22日,一场群众性练兵比武活动在天津警备区某综合训练基地举行。来自滨海新区军事部、各区人武部、干休所、警备区直属队的干部战士、专武干部、文职人员、民兵、职工5类人员同场竞技,掀起练兵热潮。

“准星”直瞄战场

“我三公里武装越野拼得太凶了,射击时整个手臂都是抖的,呼吸还没有调整均匀,射击时间就过了一大半!”比武场败北,西青区人武部军事科科长宫英杰失落地走下赛场,“但我输得心服口服,因为如果真的是在战场上,意味着我还没开枪就已经牺牲了……”

记者发现,此次比武中,许多课目颠覆了传统的比武考核思维:民兵摩托锯切割圆木在模拟“火场”中进行,车辆驾驶比武要求全程战斗着装,战场急救中的伤员“疼”得满地打滚不愿配合,空中目标识别时“乌云”笼罩……宫英杰参加的干部手枪应用射击比武,参赛队员们都是在刚刚完成三公里武装越野考核后,就被带到射击比武场:要求所有比赛队员在1分钟内将枪支结合完毕,并完成应用射击课目。全新的比武规则下,多名擅长固定目标射击、去年捷报频传的选手首轮就遭淘汰。

“仗怎么打,比武就怎么进行。”天津警备区战备建设局局长严木生告诉记者,这次比武竞赛在内容设置上花了不少心思,依据不同类别人员使命任务设置比赛课目,按照打仗的要求聚焦实战,既考个人技能水平,又考战场意志和战斗精神,确保比武场“准星”直瞄战场。

“刀尖”“刀刃”一起磨

“回去我好好练体能,明年再过招,我不信赢不了!”这是某干休所文职人员李林聪打擂失败后的感言。今年刚入职的他,意外“中签”参加比武,因体能素质不敌现役官兵,在伤员搬运课目上败北。

群众性练兵比武贵在一个“众”字,其真正的意义在于层层砺尖子,以尖子带整体,让尖子成为“种子”,推动整体战斗力的提升。只有坚持个个参与、人人争先、集智练兵,不拼尖子、不搞比武“专业户”,这样才能实现练兵比武从“刀尖”向“刀刃”转变,“刀尖”“刀刃”一起上“磨刀石”。

记者了解到,此次比武共涉及现役干部战士、专武干部、文职人员、民兵、职工5类人员共314人,比武人员由单位推荐和随机抽点组成,避免了少数尖子上场、多数官兵观战的现象,倒逼全员苦练精练,使群众性练兵比武活动真正为战斗力提质增效。

重“含战量”更重“含新量”

“距我港口50海里处发现敌无人侦察机一台,欲对我港口进行非法侦察……”接到任务后,新质民兵分队迅速分工,无人机侦察排升空实施对敌侦察,智能机器人无人机陆空协同演练,共振雷达侦察与防御……2分48秒,敌无人侦察机被我民兵分队击落。

针对以往比武项目基本上是“老三样”的现象,此次比武,该警备区根据现代战争特点、紧跟使命任务拓展设置战场环境背景,系统检验新质民兵分队实战化训练水平,探索创新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制胜战法,努力使群众性练兵比武与使命需求“无缝接轨”。

“不能比完就完事,要打一仗进一步!”天津警备区领导在此次比武复盘大会上指出,要以这次群众性练兵比武为契机,坚持按纲施训、从严治训,坚持与实战化对表。一股强军正能量,在津沽大地激情迸发!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